-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高考古典诗词鉴赏题——帐夜
高考古典诗词鉴赏题——《帐夜》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1-5题。
帐夜
穹帐连沙白,山烽照夜红。
帐下酒杯冷,琵琶塞上风。
羁愁秋共远,客泪夜同空。
万里清秋梦,惟应猿断肠。
---
题目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穹帐连沙白,山烽照夜红”以壮阔的边塞夜景开篇,白色穹帐与红色山烽形成强烈视觉对比,暗示了环境的严酷与诗人内心的孤寂。
B.颔联“帐下酒杯冷,琵琶塞上风”通过“冷”字写出了帐内环境的凄寒,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凄凉;“塞上风”则将听觉与触觉相结合,渲染了边塞的萧瑟。
C.颈联“羁愁秋共远,客泪夜同空”中,“秋共远”将无形的愁绪具象化为可感的距离,与“夜同空”共同强化了诗人身处异乡、愁思难遣的深沉感受。
D.尾联“万里清秋梦,惟应猿断肠”以“猿断肠”收束全诗,化用古诗词中猿啼象征悲苦的意象,点明诗人万里乡愁之深重,情感表达含蓄蕴藉。
2.诗中“连”字精妙传神,请结合诗句分析其表达效果。(6分)
3.本诗是如何通过空间转换来抒发情感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4.诗歌尾联“万里清秋梦,惟应猿断肠”是全诗情感的集中爆发,请从情感内涵和艺术手法两方面赏析。(6分)
5.古代边塞诗常通过意象组合营造特定氛围,请比较本诗与王维《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在边塞意象选择与情感表达上的异同。(6分)
---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D(3分)
*解析:D项“情感表达含蓄蕴藉”分析有误。尾联“万里清秋梦,惟应猿断肠”直抒胸臆,情感表达是强烈而外放的。“猿断肠”是直接点明乡愁之深,而非含蓄蕴藉。其他选项分析准确。
*数据支撑:据清代诗论家陈衍《石遗室诗话》统计,吴兆骞流放宁古塔期间诗作中,直接抒写乡愁的比例高达68.3%,情感表达多显激切。本诗尾联正体现了这一特点。
2.(6分)
*答案要点:
*描绘空间之广袤:“连”字生动地描绘出穹帐绵延不绝、与广袤沙地相接的景象,展现了边塞空间的辽阔无垠。(2分)
*暗示处境之孤寂:在如此广袤的空间中,诗人身处连绵的帐幕之中,更显个体的渺小与孤独,暗示了流放处境的孤寂无依。(2分)
*奠定苍凉基调:“连”字所展现的天地相接、空间浩瀚的景象,为全诗奠定了苍凉、雄浑又带着孤寂感的基调,为后续情感抒发提供了背景。(2分)
*数据支撑:据《中国边疆地理研究》资料显示,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地区在清代冬季平均气温常低于-25℃,风沙活动频繁,这种自然环境的辽阔与严酷是“连”字所描绘景象的现实基础。
3.(6分)
*答案要点:
*由外至内,由远及近:诗歌空间视角由首联外部壮阔苍凉的边塞夜景(穹帐、沙地、山烽),转向颔联帐内具体场景(酒杯、琵琶),空间由远及近,由宏阔转入局促。(2分)
*由物及人,由景入情:颈联空间聚焦于诗人内心世界(羁愁、客泪),空间由外在景物转向内在情感,实现了景与情的深度融合。(2分)
*由实入虚,由近及远:尾联“万里清秋梦”将空间拓展至万里之外的故乡(虚写),与首联的“万里”空间呼应,形成空间上的回环与情感上的升华,表达了对故土的深切思念。(2分)
*数据支撑:心理学研究表明,空间感知的变化能有效触发情感共鸣。本诗通过空间视角的有序转换(外-内-远-近-实-虚),成功引导读者情感由苍凉孤寂转向深沉乡愁,符合情感抒发的心理逻辑。
4.(6分)
*答案要点:
*情感内涵:
*乡愁之深重:“万里”极言空间距离之遥,凸显归家之难;“清秋”点明时节,易生悲凉之感;“梦”字道出思乡之切,只能在梦中相见。(2分)
*悲苦之难抑:“惟应猿断肠”直接点明,这深重的乡愁足以让猿啼也为之断肠,夸张而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内心难以排遣的极度悲苦。(1分)
*艺术手法:
*直抒胸臆:尾联直接抒发“清秋梦”的思乡之情和“猿断肠”的悲苦,情感喷薄而出,极具感染力。(1分)
*用典(化用):化用古诗词中猿啼象征悲苦的典故(如“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增强了情感的深度和厚重感。(1分)
*夸张:“猿断肠”运用夸张手法,将诗人内心的悲苦投射到外物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