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5年山东省各市高二上学期期末文言文阅读汇编
一、文言文阅读
1.(24-25高二上·山东济南·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先君尝言:管仲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以桓公伯,孔子称其仁,而不能止五公子之乱,使桓公死不得葬,曰:“管仲盖有以致此也哉!”
管仲身有三归①,桓公内嬖如夫人者六人,而管仲不以为非,此固嫡庶争夺之祸所从起也。然桓公之老也,管仲与桓公为身后之计,知诸子之必争,乃属世子于宋襄公。夫父子之间,至使他人与焉,智者盍至此乎?
《传》曰:“管仲病且死,桓公问谁可使相者。管仲曰:‘知臣莫若君。’公曰:‘易牙何如?’对曰:‘杀子以适君,非人情,不可。’公曰:‘开方何如?’曰:‘倍亲以适君,非人情,难近。’公曰:‘竖刁何如?’曰:‘自宫以适君,非人情,难亲。’管仲死,桓公不用其言,卒近三子,二年而祸作。”夫世未尝无小人也,有君子以间之,则小人不能奋其智。《语》曰:“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管仲知小人之不可用,而无以御之,何益于事?
内既不能治身,外复不能用人,举易世之忧而属之宋襄公,使祸既已成,而后宋人以干戈正之。於乎殆哉!
(节选自苏辙《管仲》)
材料二:
尝读《周官》《司马法》,得军旅什伍之数,其后读管夷吾书,又得管子所以变周之制。盖王者之兵,出于不得已,而非以求胜敌也,故其为法,要以不可败而已。至于桓文,非决胜无以定霸,故其法在必胜。繁而曲者,所以为不可败也;简而直者,所以为必胜也。
若夫管仲之制其兵,可谓截然而易晓矣。三分其国以为三军万人为一军三军三万人。如贯绳,如画棋局,疏畅洞达,虽有智者无所施其巧。
三代之制,至于列国犹有存者。及至管仲相桓公,南伐楚,北伐孤竹,九合诸侯,威震天下,而其军垒阵法,不少概见者,何哉?盖管仲欲以岁月服天下,故变古司马法而为是简略速胜之兵,是以莫得而见其法也。
(节选自苏轼《管仲论》)
[注]①三归:三处藏金大宅(一说为“娶三房妻妾”)。
(1)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三分其国A以为三B军C万人D为一军E三F军G三万人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称,称赞,与《屈原列传》“上称帝喾”中的“称”意思不同。
B.且,将要,与《鸿门宴》“臣死且不避”中的“且”意思不同。
C.制,制度,与《过秦论》“秦有余力而制其弊”的“制”意思相同。
D.虽,即使,与《苏武传》“虽生,何面目以归汉”的“虽”意思相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被孔子称赞仁义。他还为齐桓公身后之事打算,担忧各位公子会争夺君位,引发动乱。
B.管仲临终时,齐桓公就宰相人选征询其意见,管仲认为易牙等有悖人情,不可任用。桓公没有听从,自食恶果。
C.苏辙认为世间并非没有小人,君王防范小人得势的最好办法是离间小人,让小人无法逞其奸计、形成气候。
D.管仲想要在短时间内征服天下,所以制定出简单、快速取胜的军队建制,因此我们看不到古代的司马法了。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举易世之忧而属之宋襄公,使祸既已成。
②若夫管仲之制其兵,可谓截然而易晓矣。
(5)你如何评价管仲的功与过,请结合两则材料加以分析。
(24-25高二上·山东青岛·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始吾幼且少,为文章,以辞为工。及长,乃知文者以明道,是固不苟为炳炳烺烺①,务采色,夸声音而以为能也。凡吾所陈,皆自谓近道,而不知道之果近乎,远乎?子好道而可吾文,或者其于道不远矣。故吾每为文章,未尝敢以轻心掉之,惧其剽②而不留也;未尝敢以怠心易之,惧其弛而不严也;未尝敢以昏气出之,惧其昧没③而杂也;未尝敢以矜气作之,惧其偃蹇而骄也。本之《书》以求其质,本之《诗》以求其恒,本之《礼》以求其宜,本之《春秋》以求其断,本之《易》以求其动:此吾所以取道之原也。
(节选自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有删改)
材料二:
濮阳吴君足下:仆之为文久矣然心少之不务也以为是特博弈之雄耳。故在长安时,不以是取名誉,意欲施之事实,以辅时及物为道。自为罪人,舍恐惧则闲无事,故聊复为之。然而辅时及物之道,不可陈于今,则宜垂于后。
拘囚以来,无所发明,蒙覆幽独,会足下至,然后有助我之道。一观其文,心朗目舒,炯若深井之下仰视白日之正中也。足下以超轶如此之才,每以师道命仆,仆滋不敢。仆每为一书,足下必大光耀以明之,固又非仆之所安处也。若《非国语》之说,仆病之久,尝难言于世俗。今因其闲也而书之,恒恐后世之知言者用是诟病,狐疑犹豫,伏而不出者累月,方示足下。足下乃以为当,仆然后敢自是也。吕道州善言道,亦若子之言,意者斯文殆可取乎?夫为一书,务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北京朝阳初二(上)期末语文.docx
- 2025北京石景山高三(上)期末语文.docx
- 2025年北京市各区高二上学期期末文言文阅读汇编.docx
- 2025年山东省各市高三上学期期末文言文阅读汇编.docx
- 2025年上海市各区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记叙文阅读汇编.docx
- 2025年上海市各校高一上学期期末文学类阅读汇编.docx
- 2025年浙江省各市高三一模二模三模文言文阅读汇编.docx
- 福建省福州市“福九”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docx
- 广东省惠州市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
- 河北省保定市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