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礼”与古代中国(一)(备课资料).doc
今天我们谈谈“三礼”,我们常说中国是“礼仪之邦”,但作为我们中国人,什么是礼仪?我们却一直很难说清。“礼”在解放前一直研究的比较充分,解放之后,我们有一段时间把礼仪作为一种封建的残余,大家不是很提倡,对礼的研究不是很重视。所以现在礼学呢,基本上就成为一种玄学,很古奥幽深。即便有些学者做研究,也是从历史范畴、历史的角度来研究“礼”的制度,但“礼”在中国古代的时候不光是制度的问题,还涉及到风俗,我们现在有一些礼俗就是从“礼”来的。还有一些礼的观念,涉及到政治思想,涉及到哲学概念,所以说“礼”是构成中国文化谱系的一个基础。——一个民族在发展的过程中,总有这样和那样的一些原创型的典籍累积下来。这些原创型的典籍既是早期人类生活经验的积累和总结,也是这个国家、民族、地区汲取养分的基础,这些典籍构成了这个国家和社会文化谱系的中心。儒家经典便是中国文化谱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此外当然还包括老庄思想、法家思想的一些典籍,以及一些集大成的著作,比如《吕氏春秋》、《淮南子》等这样一些杂家的著作,也有一些阴阳家的思想,整个这些东西组成了中华文化的谱系。在这个其中,对中国的历史进程和文化影响最深远的还是礼仪制度。 一、什么是礼仪制度 现在的西方学者很重视“礼”在构建中国社会体系中的作用,有人甚至认为“礼”是古代中国的宪章,认为“礼”的精神已经深入到中华民族的骨髓中,但“礼”是什么?古代的典籍记的很多,我们今天先讲一下仪礼与古代中国,看看礼在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建构中所起到的作用。我们讲“礼”就要对它提出一个概念。我今天早上起来的时候在想,因为“礼”这个概念早期说得非常多,实际上笼统来讲,我想应该这么概括:礼是古代中国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道德理念、社会规则以及家庭伦理等领域内所形成的文化传统和价值体系。我们围绕这个做一些阐释。 关于“礼”的起源是我们学术界经常讨论的。从郑玄开始,到当代学者,对“礼”的起源进行过很多解释。不同时期认识不一样,按照《礼记》中的记载,说“礼”是从饮食开始的,在这个饮食等日常生活中形成了一些风俗,比如敬老、爱幼的风俗,这些习俗经过累积、条理化、系统化之后就形成礼仪,说“礼”起源于民俗。而按照司马迁《史记》的说法,“礼”最初起源在祭祀天地的活动之中,这就形成了“礼”,这是“礼”起源于祭祀的说法。还有一种说法是认为“礼”是天道和人情综合的结果。中国古代所讲的“天道”,天地运行之道,这是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都探讨的问题。一方面是天的运行有一个规则,人类按照天运行的规则来生活、来发展。这样天在运行的规则之中就产生一定的秩序性。人在社会中的运行也要合于天道。我们现在有一些讲养生之术的人就讲这个,就是我们一年四季吃蔬菜时要按季节吃:春食苗,夏食叶,秋食花实而冬食根。道家是强调人道和天道的,这种思想认为“礼”是天道和人情综合作用的结果。因人有喜怒哀乐,而这个“礼”就是根据人的喜怒哀乐制定出来的。
我们举一个例子,比如人在丧葬的时候,就容易出现两个倾向:一是有的晚辈在先辈去世以后不知道悲伤,这样就不合人情,亲人去世了应该悲伤,所以就建立一个礼制告诉你,家里人去世了你必须服丧,按照丧期的规定服丧,这是一个社会习俗,大家都这么做,这样就可以引导人向社会规范、社会习俗发展。二是人过渡悲伤,就是家里人去世以后过渡的悲伤,茶饭不思,甚至有时人因激动而产生了轻生的念头,这样也要约束。一方面要悲伤,一方面不要因为去世的人而影响存在的人的生活,所以也要制定礼。我们要通过“礼”使没有感情的人有感情,使过渡悲伤的人不要过渡悲伤。像服丧三年就是一种礼的规定,有两年的、有一年的,这是根据关系的远近而有差异。按照古代正常的话,生老病死是一种天道,但要兼顾到人情,这样就形成了礼。 到了战国时期,天下大乱,许多人就不把希望寄托在王室身上。在春秋之前,夏商周的时候王是具有绝对的权威,是部落的联盟的象征。到战国时期王的地位就变低了,人们就不期待着有圣王出现,而开始期待有圣人出现。所以战国时期的经典,包括荀子、孟子的说法都不一样,他们开始期待有圣人。因此战国时期学者在讨论为什么有礼呢?就认为礼是圣人用于教化百姓的。比如孟子就讲这样一个主张。他认为,在道德上强调仁和义。“仁”就是爱人,“义”就是责任。在行为上就强调礼仪,他主张“老有所养”,老年人头发花白就不用在路上走了,就是尊老爱幼,这就是礼仪的体现。战国后期因为天下大乱,人与人的道德感就降低了。天下太平时人讲道德,天下大乱时天下人相争,争于利益,争于力气。所以战国晚期的“礼”就不再是孔子说的礼了,开始失去道德示范意义,更多强调“礼”具有“法”的意味。像荀子之所以强调“礼”,就是认为人性是恶的,人们都是互相争的,骨肉相残,夫妻反目。在这种情况下君臣失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浅谈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教学论文).doc
- 浅析歧视差生现象的危害、成因与防治(网友来稿
- 巧用赠言 事半功倍.doc
- 沁园春·长沙.doc
- 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现状、原因及对策(教师随
-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诗歌的语言学分
- 曲折引人的相认场面--《雷雨》(节选)教学札记
- 让幽默成为你的助手.doc
- 让语文的柔媚之光照进每个学生的心灵.doc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秋天》(人教版七年级教
- 2025至2030年中国纺织服装电子商务行业市场深度评估及投资策略咨询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牙签行业市场深度评估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信托投资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规划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工业燃气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自贸区(FTZ)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发展战略规划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国际贸易市场供需预测及投资战略研究咨询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智能天线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早期教育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肉羊养殖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爬行垫行业发展运行现状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