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唐诗的色彩意象.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唐诗的色彩意象.doc

作者:余思慧唐诗是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不仅继承了汉魏民歌、乐府的传统,且发展了歌行体的样式,创造了优美整齐的近体诗。它把我国古曲诗歌的音节和谐、文字精炼的艺术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对自然万物的色彩也进行了许多精彩描述。   “意象”是隶属中国古典美学范畴的一个术语,强调“以意表象,以象达意”。“意”蕴涵着对自然的主观感受,“象”则着重与自然形态的融合与表现。唐诗评家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指出:“意象欲出,造化已奇”。明胡应鳞也曾说:“古诗之妙,专求意象。”色彩是事物最鲜明显著最富于感性直观的特征,也往往是我们一切感觉里最完美最愉快的感知形式——视觉的第一印象,色彩意象作为一种典型的情感符号,内蕴深刻丰富。诗人所把握与调动的自然界色彩毫不逊色于画家,虽然反映形式不同,但通过文字描写,更富于想象力,迥异于生活原态而为人所感知,可以唤起读者相应的色彩联想和与之密切相关的情绪体验,融入了丰厚的感情印记。唐诗的色彩是“意与象俱”的构造过程,在配色方法、色调把握等方面都暗合了色彩的基本规律和内在本质,体现了自觉的审美追求和艺术倾向,在心境与物境的交融中,达到心灵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一、征色于象,用色精到      没有色彩的世界是黑暗的,有了色彩,世界才充满生机。色彩是光线通过物体的反射,作用于人的视觉和大脑的结果,是一种人的视觉生理和视觉心理的体验和感受。而中国早在西汉,就将黑、白、玄(无光泽的黑色)称为色,将青、黄、赤称为彩,合称色彩。心理学研究认为:“情绪欢快的人一般容易对色彩起反应,”[1]色彩的经验类似感动或情绪的经验。作为绘画的基本元素,它同样在唐诗的意韵表达、感情抒发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宋代蔡绦曾在《西京诗话》中说,“丹青吟咏,妙处相资。昔人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者,盖画手能状而诗人能言之”。就指出了诗画同源的关系,它们是一种共同的文化品位在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方面的典型体现。而丹青本是两种色彩,却一度成为中国国画的别称。   法国文艺评论家丹纳说,“色彩的不同配合给我们不同的印象,所以色彩的配合自有一种表情”[2]诗人们经过精心的组合和巧妙搭配,给诗歌带来了浓郁的画意和鲜明的节奏,创造着色彩的艺术美,在色彩配合运用方面,尤为看重不同自然色的协调与对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同种色意象   同种色配合即一种颜色的搭配,可以将其分成明度(色彩的明暗程度)不同的色阶,如朱红调入不同份量的黑或白,会有多种深浅不同的层次。同时,一种色里也可包含多类倾向,如红色包括了朱红、大红、深红、玫红、土红等。同种色因颜色单一,配合起来调和素净,整体感强,但容易造成单调无味。叶燮在《原诗》中说,“夫诗纯淡则无味,纯朴则近俚,势不能如画家之不设色”诗人往往通过敏锐的直觉,捕捉单一色调中色彩意象的不同明度差别或色彩的情感性,使之统一而不平淡,以最简洁的笔触增强诗作的生活性内涵和诗情画趣。   如“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题都城南庄》,崔护)以淡淡绯红的少女“人面”和自然粉红的“桃花”并置,含蓄、典雅,同时面颊的绯红到底是羞涩还是桃花的映衬给人留下了想象的余地。第一次红色是愉悦,重游时却惆怅,同一色彩的不同情感功能亦给诗增添了韵味。同样是红色意象,“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山行》,杜牧)用的是重彩。风劲霜严之际杜牧无视传统的秋“悲”意识,专赏霜叶之艳,以二月绚烂春花作烘托,视角独特,“晚”字,意味着夕阳将落,火红的光芒斜射过来,更使满林枫叶红得快要燃烧。构思新颖,令人赏心悦目,体现出作者对秋色、秋味、秋韵的抽象思索。“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虽因黄色的相容而“无处寻”,但由于黄色在可见光谱中明度、光感最强,在情感传达中能振作人的勇气,提供快乐、直觉和欢笑的能力,因而诗中黄色的明快、轻盈配以蝶、菜花的点面对比、动静对比仍让人脑中刻下忍俊不禁富于童心的清新意象。   而绿、青色由于其具有青春、朝气蓬勃、旺盛、稚嫩或宁静感,在同种色配合中也格外受到青睐。如“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早春呈水部十八员外》,韩愈);“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过故人庄》,孟浩然);“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次北固山下》,王湾)等。 ???????????????????????????????? ? 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 ?   2、类似色意象   类似色彩色相相近,但比同种色丰富,调和中有一定的跳动,但掌握不好易出现无精打采之感,在唐诗中诗人往往注意从面积、冷暖对色彩意象进行调度,也渲染出一种特别的情绪氛围。   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绝句》,杜甫)黄、翠、白、青四种颜色

文档评论(0)

独孤默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