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地产.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8年12月30日 01:00 21世纪经济报道   王石作为一名企业家,把自己整得像明星似的。   王石和万科在因此受益的同时,一个不留神,也会被群起而攻之,遭受到滚滚骂名。从万科霸业到个人登顶,从地产拐点论到赈灾赞助事件,王石似乎走得毫不畏惧,但也并不轻松。   说白了,这位带头大哥很倔。这正如他选择登顶,像海明威笔下的黑豹一样,孤独地表达他的征服欲。   全球经济仍是严冬,这不仅是重塑金融体系的时候,也是重塑房地产市场体系的时候。真正的改革者应该对身外的是非和背负的骂名不屑一顾,孤独的前行。   万科的两顶“红帽子”   “路轨旁抛扔着死猪,绿头苍蝇嗡嗡起舞;空气中弥漫着牲畜粪便和腐尸的混合臭气。”这是1978年的4月,王石第一次来深圳。后来他在《道路与梦想》一书中,写下了上述在笋岗北站消毒库工程现场的真实观感。王石当时的职务是广州铁路局工程五段给排水技术员,当时的他一门心思盼望深圳的工程做完后可以“逃”回广州。   5年后,已经通过招聘进入广东省外经委,并做了3年招商引资工作的王石决定杀到深圳。在深圳当时最有影响力的公司——深圳市特区经济发展公司(下称特发)谋求发展。   王石和特发公司掌舵人孙凯峰对话的结果是,他作为广东省外经委派出人员,同特发合作做生意,特发提供营业许可、银行账号,但不提供资金(广东省外经委也不提供资金),赢利部分省外经委和特发五五分成。   就这样,在拥有进出口批文特权和资金空手道功夫的双重魔力下,王石从倒卖玉米开始,转战仪器设备等所有能赚钱的行业,直到造就了后来的万科。   王石语录:“没有红帽子,发展就没那么快;没有红帽子,发展大了更麻烦。这是我的两点结论。”   《21世纪》:说到国企改革,不能不谈到红帽子,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深圳企业,几乎都有一顶红帽子,万科也不例外,你当时的考虑是什么?   王石:改革开放之初,对民营经济,对市场经济是逐步依次展开的,先建立经济特区,杀出一条血路,再扩展到沿海城市,进而铺展到全国。   当时的民营经济发展十分艰难,大多数企业是挂靠在国有或集体企业下面的,这就相当于有了一道红色的保护伞:虽然目前企业经营方式是市场经济的,但从理论上来讲还是国营为主,这就是红帽子的由来。   万科创业时隶属特发公司这家深圳当时最大的国营企业,特发和传统的计划经济不同,也是计划外的,但它的执照是国有。即使当时政府投的资金很少,可能就几万元,就像现在的种子基金、风险基金一样,但是是非常关键和有价值的。我相信,包括万科在内,深圳当年有一批公司都是这样挂靠的。(后来特发因摊子铺的太大、经营不善等原因出现了问题,直至2005年才最终完成债转股,由国有独资转为产权多元化)   《21世纪》:但万科当时毕竟还算是特发的子公司,你本人也是特发贸易部贸易一科的业务员。万科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84年成立的深圳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1987年更名为深圳现代科仪中心,1988年更名为深圳现代企业有限公司,也就是说在1986年9月《深圳经济特区国营企业股份化试点暂行规定》出台前后,甚至之后的一段时间里,万科的产权还是比较含糊的,为此,后来的“脱帽”也大费了一番周折。 王石:在看到了政府的《暂行规定》影印件之后,我和公司决策层很快统一了思想,要把公司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进行股改。当时的股改确实有难度:1986年文件就出台了,但是万科到了1988年才完成股份制改造,还是国内第一批股份制公司。 其中的困难在于产权界定。当时政府并没有投钱给万科,都是创始人投的,因为是国营牌子,产权就含糊。产权含糊时你是当家人,现在改制了,国家和个人的比例分配就很难平衡,你拿多了国家不干,拿少了自己不愿意。戴上红帽子之后要摘掉就不容易了。股份制改造之初,很多企业都是这样的含糊产权关系。   但是无论如何总要界定出万科是谁的。当时我并不在乎我能占多少,我的目的不是为了控制它,而是希望产权明晰了,能按市场经济方式来运作。后来,主管体制改革的副市长朱悦宁约我谈话,他说国家六你(指职工股)四怎么样?我最初有过五五分的打算,但再争执于事无补,就转变了过来。虽然后来还有波折,但产权比例问题就这样谈定了。   (王石这里所说的“后来还有波折”,是指和朱悦宁副市长谈妥的事情,第二天遭到了特发公司领导层的强烈反对,要求市政府办公厅撤回批准现代企业股份制改造文件,理由是政府越权干涉企业管理。万科接下来只能走迂回路线,先是做市委、市政府秘书班子工作,制造股改舆论先机,接着争取到了时任深圳市委书记李灏的支持,时任深圳市委副书记秦文俊也跑来与特发领导层沟通。1988年11月21日,深圳市政府批准股份制改造方案,人行深圳分行批准发行万科股票,公司定名为深圳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特发公司则从上级主管公司变为持股30%的第一大股东。)   《21世纪》:

文档评论(0)

I LOVE Y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