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肥胖与体重控制.ppt
肥 胖 与 体 重 控 制 肥胖概述 概念:一种由多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 1948年WHO将它列入疾病分类名单 古代人士对于肥胖的看法 《饮食鉴》(元,朱丹溪)指出 卷彼眯者,因纵口味,五味过之,疾病起……;山野贫贱,淡薄是谱,动作不衰,此身亦安 《寿世保元》(明,龚延贤)指出 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养内得以恬脏腑,调顺血脉,使一生之流行冲和,百病不作。养外动恣口腹之欲,极滋味之穷饮食之乐,虽肌体充腴,容色悦泽,而酷烈之气,内蚀脏腑,精神虚矣,安能保膈太和,以臻遐龄。……人之可畏者,衽席饮食之间,而不知为之戒,过也 饮食因素与起居作息对于肥胖的发生和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肥胖为患是一种过食之罪 脂肪细胞的分类 白色脂肪细胞:血管、神经不发达 白色脂肪细胞的来源有三个: 食物中的脂肪 在肝脏由葡萄糖合成的脂肪 由脂肪细胞自身利用摄入的葡萄糖和脂肪酸合成的脂肪 棕色脂肪细胞:血液供应丰富,含有大量的细胞色素,呈棕色,特性是可以产生大量热量,使全身体温增高 棕色脂肪分布在颈、肩、肩胛间区和腋窝等处 新生儿棕色脂肪占体重的2%—5%,出生第一年开始减少 年老并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或长期饥饿时,棕色细胞又增多 人一生中容易发胖的的几个时期 胎儿30周至出生前 婴儿期(出生到1岁) 青春发育启动期(10~11岁) 15~18岁 48~50岁 瘦素 58年发现 蛋白质类激素 具有降低食欲,增加产热和活动以消耗脂肪,减轻体重的作用 人体分泌呈夜高昼低,午夜至清晨瘦素水哦平最高,中午至午后最低 饱食后升高,饥饿、禁食、寒冷时降低 肥胖的流行状况 肥胖目前在全世界呈流行趋势 1999年有61%的美国成年人达到超重和肥胖症程度 肥胖既是一个独立的疾病, 又是2型糖尿病、心血管病、高血压、中风和多种癌症的危险因素 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导致疾病负担的十大危险因素之一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 我国首次进行的营养与健康综合性调查 2004年10月12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1959年、1982年和1992年分别进行过三次全国营养调查 1959年、1979年和1991年分别开展过三次全国高血压调查 1984年和1996年分别开展过两次糖尿病调查 超重和肥胖患病率 呈明显上升趋势 成人超重率为22.8%, 2.0亿 肥胖率为7.1%,6000多万 大城市成人超重率与肥胖现患率分别高达30.0%和12.3%,儿童肥胖率已达8.1%, 与1992年全国营养调查资料相比,成人超重率上升39%,肥胖率上升97% 高血压患病率 18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人数1.6亿多 与1991年相比,患病率上升31%,患病人数增加约7 000多万人 农村患病率上升迅速,城乡差距已不明显 大城市、中小城市、一至四类农村高血压患病率依次为20.4%、18.8%、21.0%、19.0%、20.2%、12.6% 历次全国调查高血压患病率情况比较 糖尿病患病率 18岁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2.6% 现患病人数2000多万,另有近2000万人空腹血糖受损 与1996年相比,大城市20岁以上糖尿病患病率由4.6%上升到6.4%、中小城市由3.4%上升到3.9% 评价肥胖的常见指标 体脂百分比 身高体重指数测试(BMI) 腰围与腰臀比(WHR) WHO的体脂百分比标准 男性 30岁以下为14-20% 30岁以上为17-23% 超过30%即为肥胖 女性 30岁以下为17-24% 30岁以上为20-27% 超过35%即为肥胖。 身高体重指数测试(BMI) BMI=体重(KG)/身高的平方(M2) 世界肥胖标准 WHO对成人BMI的划分 亚洲肥胖标准 WHO肥胖专家顾问组,在2002年提出亚洲成年人体重指数和腰围标准 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的体重指数 体重过低可能预示有其他健康问题 腰围 腰围是衡量脂肪在腹部蓄积(即中心性肥胖)程度的最简单、实用的指标 男性正常腰围小于85厘米,不大于95厘米 女性正常腰围小于80厘米,不大于90厘米 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的体重指数和腰围界限值与相关疾病*危险的关系 * 相关疾病指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和危险因素聚集 ** 体重过低可能预示有其他健康问题 腰臀比 腰臀比测试 测量腰围时,把卷尺放置于肚脐水平处,并在呼气结束时测量 测量臀围时,把卷尺放在臀部的最大周长处 用腰围除以臀围,得出腰臀比 体重指数及腰围对患病的影响 BMI≥24 患高血压的危险是体重正常者的3-4倍,患糖尿病的危险是体重正常者的2-3倍 男性腰围≥ 85厘米,女性腰围≥ 80厘米患高血压的危险为腰围低于此界限者的3.5倍,患糖尿病的危险约为2.5倍 肥胖的类型 中心型肥胖(苹果形肥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鼻窦炎诊疗指南 .pdf VIP
- 恙虫病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24)解读.pptx
- 2021年劳动合同通用版.doc VIP
- 课堂小练笔结题报告.docx VIP
- 2025广西公需科目培训考试答案(90分)——“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人工智能时代的机遇与挑战(1).pdf VIP
- 小学四年级语文课堂小练笔实践研究结题报告.pdf VIP
- SHT-3508-2011-石油化工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pdf VIP
- 理想ONE_汽车使用手册用户操作图示图解详解驾驶指南车主车辆说明书电子版.pdf VIP
- 35KV箱逆变吊装施工方案.doc VIP
- 中航证券投行业务简介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