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上语文第三单元学情调研试题.docVIP

鲁教版九年级上语文第三单元学情调研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单元学情调研试题 一、积累运用(10分)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2分) 蹂躏____________ 齑________粉 罡_________风 2.闻一多,本名________,著名________、________和民主战士。(2分) 3.诗歌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在诗歌中,当诗人描绘什么景物时,他的目的往往不在于说这事物、怎么样,而在于: 写景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咏物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对诗人臧克家在1932年写的《老马》一诗的主旨理解正确的是( )(2分)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 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它把头沉重地垂下。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它有泪只往心里咽。 眼里飘来一道鞭影, 它抬起头来望望前面。 A.反映旧中国生产力低下,长途运输还得靠老马拉车。 B.同情老马受到的折磨以及被任意蹂躏的命运。 C.显示旧中国人民在死亡线上挣扎,命运十分悲惨。 D.揭示旧中国人民正以惊人的毅力忍受着深重的苦难。 二、阅读理解(50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8分) 我爱这土地 艾 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舍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6.诗中的“鸟”指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只鸟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2分) 7.“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表达了诗人一种什么境界?(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时隔多年,我们在读这首诗时,感受怎样?(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对艾青《煤的对话》(1937年)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你住在哪里?/我住在万年的深山里,/我住在万年的岩石里。 你的年纪——/我的年纪比山的更大,/比岩石的更大。 你从什么时候沉默的?/2,L恐龙统治了森林的年代,/从地壳第一次震动的年代。 你已死在过深的怨愤里了么?/死?不,不,我还活着,/请给我以火,给我以火! A.诗中的“我”经历了自然界的灾难,失去了昔日的荣华,被埋到地层深处,“我”满怀怨愤,痛恨以往不公平的历史。 B.诗中的“我”历经沧桑,长久地沉默过、怨愤过,但是更有希望和祈求,“我”渴望火的到来,要使自己在烈火中再生。 C.诗中的“我”是中华儿女的写照,有着炽烈的情感,昂扬的斗志,不甘沉沦,自强不息,“我”要摧毁黑暗,迎来光明。 D.诗中的“我”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蕴藏着无穷无尽的热量,憧憬着光明灿烂的前景的到来。 10.对艾青《盼望》一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一个海员说,/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那一片洁白的浪花……/一个海员说,/ 最使他高兴的是 抛锚所发出的/那一阵铁链的喧哗/一个盼望出发/一个盼望到达 A.诗人抓住轮船起锚出发和到港抛锚的两个瞬时场景,将现实生活中看得见的图景融入了对盼望的哲理思索,构成令人回味的意境。 B.两位海员不同的情趣,反映出他们不同的追求,暗示人们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 C.两位海员不同的心态,表达了同一种愿望,即对航海事业的无限热爱,暗示生活中不同的人们可以有共同的追求目标。 D.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航程,这首诗正是人生不懈追求的艺术写照。 11.读郭沫若《炉中煤——眷恋祖国的情绪》(片断,作于1920年),对诗中意象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不辜负你的殷勤,    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啊,我年青的女郎!  你该知道了我的前身?  你该不嫌我黑奴鲁莽? 要我这黑奴胸中, 才有火一样的心肠。 A.“炉中煤”是诗人自喻,活埋地下多年,今朝重见天光,决心燃烧自身,报效国家。 B.“年青的女郎”既实指作者心中的恋人,也虚指晨光熹微的祖国。 C.“黑奴的胸中”、“火一样的心肠”,强烈抒发了诗人眷恋祖国、献身祖国的深情。 D.“你的殷勤”表达了作者对“五四”以后的祖国的一种期待心情,这是诗人抒情的出发点。

文档评论(0)

ms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411600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