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青年谈中国文化.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與青年談中國文化 作者:唐君毅 第二節:中國的文化精神即重倫理、重學術文化自由和重世界和平的精神 論點 中國自古以來便重倫理道德、尚學術文化自由及重世界和平 第二節: ----論據 一、孔孟之道重視人倫 二、歷代崇尚學術文化自由 三、中國人歷來酷愛和平 論據一:孔孟之道重視人倫 -----五倫 父子之倫 兄弟之倫 夫婦之倫 君臣之倫 朋友之倫 父子之倫 人孝父母,表示人的生命精神能返而顧念生命的本源,是為仁之本。 人由孝父母,而至孝先祖,上通於百世,與祖宗融凝為一,維繫民族生命於永久。 兄弟之倫 為弟者敬愛兄長,是為悌,亦為仁之本。 由敬愛兄長,以至敬愛同族的長兄,再擴充至視四海之內的人為兄弟。 夫婦之倫 夫婦合二姓之好,貫通兩家人的感情,因此夫婦是組織社會的媒界。 夫婦相敬,承認對方的獨立人格,使夫婦的關係有別於禽獸的沾戀狎褻。 朋友之倫 朋友經自由選擇,所以朋友的關係超乎一切私心與利害的關係。 朋友包括師生,可使學術文化得以無私地傳承延續。 朋友互相規勸從善,互相尊重,可包容不同的見解。 朋友可由愛身邊的人以至於愛天下的人、古人及聖賢,從而精神趨於博大敦厚。 朋友可促使不同地域的學術文化交流,互相融會,互相充實,而呈現新生命、新精神。 論據二:歷代崇尚學術文化自 由 一、宗教自由 二、學術自由 宗教自由 中國從無宗教戰爭,各種宗教可並行不悖。 魏晉以後,佛教、回教、耶教、波斯教傳入中國,不受排斥,連闢佛的韓愈及宋明學者都與佛徒往還。 學術自由 春秋戰國時百家爭鳴 漢初,儒道法與陰陽家之說並行。 漢武帝罷黜百家,只是不立百家為官學,而從未禁止百家學說流行於民間。 儒家相信萬物並育而不相害,所以從不借政治力量來箝制他家思想,道家也重思想自由。 論據三:中國人歷來酷愛和平 一、思想層面 二、政治層面 思想層面 孔孟講平天下、治天下、大同與王道,而反霸道。 老莊講和天下的帝道,而反霸道。 墨子講兼愛、非攻,而反霸道。 政治層面 漢以後,以文治為主,求以王道代替霸道。 歷代開拓邊地而戰爭時,反戰詩到處流行,不受制止。 歷代因酷愛和平,而極能受抗侵略,以保衛和平。 結論 中國先哲重人禽之辨,所以中國人重倫理道德;中國人重和而不同的朋友之道,所以崇尚學術文化自由;中國人講求王道,以同化入侵的外敵,所以中國人反戰而酷愛和平。 * * 第一節 中國文化精神,即人文精神 論點 中國的道德倫理思想與哲學思想的核心,即在指出人的尊嚴,亦即指出人禽之辨。 論據 孟子指出人與禽獸之別在於有仁義禮智之心。 仁,即惻隱不忍之心 義,即公平正直之心 禮,即謙讓尊重他人之心 智,即明辨是非之心 由於仁,人無私地愛家人、國人、天下一切人,以至於禽獸和草木山川。 由於義,人希望人與人平等、家與家平等、國與國平等,以至實現平等社會。 由於禮,人尊敬父母、師長、聖賢豪傑、一切對人類文化有貢獻的人,以至於古人與來者。 由於智,人明辨是非善惡,追求真理,並反省自己的過失,加以改過,又批評及督察別人的過失,加以規勸。 仁至終極,人能贊助天地的化育,補自然天地的不足,與自然天地相參。 義至終極,人能犧牲生命以維護氣節,表現出人有超越自然生命的精神價值。 禮至終極,人能因為尊敬一切人倫世界及人文世界的人,而尊敬人倫世界與人文世界,使這些世界永遠存在而不朽。 智至終極,人能使人我都不違背真理,人人改過遷善,從而使社會不斷進步,人倫世界和人文世界悠久長存。 結論 自孟子指出人禽之辨,中國文化已確立重人道的精神,後世不能超越。 *

文档评论(0)

kak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24126005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