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民间文艺学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 韩雷 第一讲 绪论 1、学科介绍(民间文艺——民间文艺学) 2、学习民间文艺学的意义 3、如何学习民间文艺学(下载阅读期刊网相关文章,阅读万建中《民间文学引论》、张紫晨《民间文艺学原理》以及叶春生《简明民间文艺学教程》,以专题的形式介绍讨论,问题意识贯穿其中;讨论结果最后形成论文雏形) 民间文艺的范围和作用 1、民间文艺的界定及范围; 广大民众创造欣赏的文艺,包括民间文学、 民间曲艺、民间戏曲、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等. 2、民间文艺的作用(实用、艺术、科学) 民间文艺是一切文艺的根基或来源 1、梳理现当代对“民间”的观点(参看陈勤建的论文,见周星主编《民俗学的历史、理论与方法》); 2、“乡民的本领并不亚于大文豪。”(鲁迅《准风月谈·偶成》) 民间文艺是原始文艺吗 1、静态地看待文艺的观点; 2、原始艺术对当下艺术的启示性; 3、原始艺术或艺术前的艺术,其美在情境; 4、反思当代民间文艺研究; 5、民间文艺的保护最好在基层社区进行(思考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 雅俗结合律 1、雅俗结合强调了两个传统互动的重要性。 2、大传统和小传统 怎样研究民间文艺 1、引进“场域”概念,民间文艺场域(值得深入思考,有问题挖掘); 2、十套民间文艺集成; 3、反思田野调查,请参看杨利慧这方面的文章;(对哪一个方面感兴趣就咬定青山不放松,相关研究文献和材料尽量一网打尽) 4、理论的提升建立在对民间文艺史和民间文艺学史的梳理上。(期刊网文章很多,找名家如刘锡诚的东西读) 《民间文艺学》参考书目 汤普森《世界民间故事分类学》、普洛普《故事形态学》、邓迪斯《民俗解析》、波兹曼《童年的消逝》《娱乐至死》、丁乃通《中西叙事文学比较研究》、洛德《故事的歌手》 中国民间文艺学的产生和发展 1、兴起于五四时代(董作宾《看见她》、顾颉刚《孟姜女故事研究集》、朱自清《中国歌谣》、茅盾《神话研究ABC》) 2、延安时期(秧歌) 3、解放后到文革结束(《民间文学论坛》) 4、20世纪80年代至今(小品、相声、歌舞等) 中国民间文艺学学科的建设 钟敬文先生: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民间文艺学; 张紫晨的构想:多方面、多系统、多层次的体系和结构,呈现出立体式、整体式研究倾向。张的构想受到系统论的深刻影响。 6、民间文学的形式及结构特点 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包括生活故事、笑话、童话、寓言、动物故事和新故事)、民间歌谣、民间叙事诗、谚语、谜语、民间说唱和民间小戏等。 故事讲述的三段式,童话中的韵语,歌谣的四句头、五句头等。 新故事、新神话、新仪式歌、新谚语等。 讨论思考: 发展到娱乐时代的民间文学走势 飞碟、不明飞行物、外星人的传说、电影超人、科学神话、探索频道DISCOVERY。 当前民间文艺学研究的动向 成绩:从上世纪20年代初期北大歌谣研究会至今已80多年的研究历史。 钟敬文主编的《民间文学概论》,张紫晨《民间文学基本知识》,乌丙安《民间文学概论》,李惠芳《中国民间文学》,还有黄涛等人编的教材。 袁珂《中国古代神话》,天鹰(即姜彬)《中国民间故事初探》 译介西学,丁乃通《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阿尔奈-汤普森体系,后者的《民间故事类型索引》 本讲小结 1、民间文学研究:作品,世界,作者,读者。 A外部研究 B内部研究 2、民众接受活态的民间文学之途径在发生变化,但我们的研究严重滞后,如何应对? 3、讨论思考消费时代的民间文艺学。没有狂欢只有欢乐的民间文学。 4、民间文学是不是民众的狂欢节? 推荐:格尔茨《文化的解释》;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必读) 第二讲 民间文艺本体论 一、何谓本体和本体论 从哲学那儿借来的术语,这意味着我们的民间文艺学也不能拘囿于一己学科的知识谱系,就像万建中那样开拓视野,大胆吸收其他学科的理论、方法。 2、立体性 (1)情境性,生活性,整体性,综合性,表演性; (2)立体的危机性症候式表现; (3)现代与后现代视域下的立体能否可能?“一切凝固的都将烟消云散。”(马克思语) (4)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书应该看,否则对民间文艺的理解仅停留在过去的时空里,高丙中的理论性创新主要体现在这个方面。 (5)回到立体世界就是回到生活世界。 3、集体性 集体与群体;集体与个体;主体间性;集体与民族主义等。 以上论题或概念我们最好清理一下,知识谱系明晰后我们才有可能真正面对研究对象。 集体性的产生及表现形式如何? 民间文艺有没有自己的主体间性? 4、直接人民性 段宝林提出的,他的释义是:民间文艺是人民群众创作和欣赏的人民自己的文艺,它直接反映人民的生活和斗争,表现人民自己的思想感情、审美趣味。 阶级斗争气味较浓,人民性能否改为民众性? 如何超越段宝林、叶春生等老一辈的理论体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