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路法律.ppt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網路法律 資策會科技法律中心 周天 主任 簡報大綱 壹、我國智慧財產權法簡介 貳、MP3技術利用現況簡介 參、適用著作權法的法律效果 肆、檢討與建議 壹、我國智慧財產權法簡介 我國智慧財產權法的類型 我國著作權法的保護對象 著作權人 vs. 利用人 著作權面對網路發展之因應 我國智慧財產權法的類型 促進文化發展 著作權法--文學、科學、藝術或其他學術創作 鼓勵技術創新 專利法--發明、新型、新式樣 植物種苗法--植物新品種 積體電路佈局保護法--積體電路佈局 保障正當競爭秩序 商標法--商標、標章 營業秘密法--機密性、經濟價值、保密措施 公平交易法--不公平競爭行為 我國著作權法的保護對象 著作人--自然人、法人、本國人、外國人 著作權--著作人格權、著作財產權 著 作--語文著作、音樂著作、戲劇舞蹈著作、 美術著作、攝影著作、圖形著作、視聽 著作、錄音著作、建築著作、電腦程式 著作 著作權人 vs. 利用人 著作權人(著作人/著作財產權人) 著作權面對網路發展之因應 網路科技之特性 複製容易、散布多樣、傳播快速 對著作權人的保護 網路上的1.重製權2.散布權3.公開傳播權 對利用人的保護 網路上的合理使用權 貳、MP3技術利用現況簡介 什麼是MP3? 現行MP3技術的利用情形 利用MP3所引發之法律爭議 什麼是“MP3”? MP3為“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Audio Layer 3”的縮寫 是一種數位音樂的檔案格式 利用壓縮技術,可將一首歌的檔案壓縮至4MB左右,且可維持其完美音效 MP3是一種資訊科技,本身無違法可言 音樂著作或錄音著作以MP3格式呈現,易於儲存與傳送,廣受利用人歡迎 現行MP3技術的利用情形 將音樂著作或錄音著作重製成MP3格式後 儲存在電腦中 利用CD-R、CD-RW等設備燒錄在光碟片或其他儲存設備中 儲存在MP3隨身聽、手機、PDA中 將儲存有MP3的光碟加以散布 網路使用者藉由Email等方式傳輸MP3音樂 網站提供MP3音樂下載 網站提供MP3音樂交換 MP3音樂由網站設置者提供,或由使用者所提供 在使用者提供的情形 由使用者將MP3音樂上載至網站上 Peer to peer:網站僅提供交換的途徑,檔案交換並不經過網站的伺服器 利用MP3所引發之法律爭議 將合法購得之CD轉檔為MP3儲存於個人電腦或光碟片 設置網站提供非法MP3供人下載 自非法MP3網站下載 提供非法MP3交換之網站平台 將非法MP3重製成CD出售 參、適用著作權法的法律效果 音樂著作與錄音著作 重製權的意義 網路上常見的重製行為 合理使用原則 刑事責任 民事責任 行政責任 音樂著作與錄音著作 音樂著作:包括曲譜、歌詞及其他之音樂著作 錄音著作:包括任何藉機械或設備表現系列聲音而能附著於任何媒介物上之著作 不包括附隨在視聽著作的聲音 重製權的意義 重製:指以印刷、複製、錄音、錄影、攝影、筆錄或其他方法有形之重複製作 著作人(或著作財產權人)專有重製權,得重製其著作或亦可授權他人重製其著作 利用人未得著作人(或著作財產權人)之同意或授權不得重製該著作 利用人必須符合特定條件下,方得主張合理使用權 網路上常見的重製行為 數位化(digitize): 各種檔案格式(包括MP3) 儲存(save)著作於硬碟、磁碟片、光碟片、唯讀記憶體、隨機存取記憶體 上載(upload)著作 貼上(paste)著作 轉寄(forward)著作 下載(download)著作 轉貼(repost)著作 傳輸(send)著作 瀏覽(browse)著作 列印(print)著作 合理使用原則 目的:為了促進文化進步,與調和社會公益,在未經著作權人同意的情形下,亦得對著作加以利用的規定 相關規定( § 44~§ 65) 個人或家庭非營利性的重製(§51) 供個人或家庭 為非營利目的之用 在合理範圍內 利用圖書館及非供公眾使用的機器 重製已公開發表之著作 合理使用原則(續) 例如:A為僅供個人觀賞,而以自家錄影機重製「阿甘正傳」錄影帶份乙份(上、下二捲),且並無任何證據可資證明其有以營利為目的,而重製該錄影帶,應屬合理使用(高等法院85年上易字第2936號判決) 著作之合理使用,不構成著作財產權之侵害( § 65) 是否合於「合理使用」,應審酌一切情狀,尤應注意下列事項,做為判斷標準: 1.利用之目的及性質,包括係為商業目的或非營利教 育目的 2.著作之性質 3.所利用之質量及在整個著作中所占比例 4.利用結果對著作潛

文档评论(0)

kak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24126005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