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的传统社会.ppt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國的傳統社會 金耀基 君主政治為唯一的政體 1. 在中國,政治在文化因素中是最重要的,甚至可說是唯我獨尊的。要了解古典中國,必須從政治入手。 2. 二千年中,中國所行的是君主制,但君主制並不一定就如維特浮哥所言是一「絕對的專制」。不過,錢賓四先生所說漢以後中國是一種平面的開放的「文治政府」,以及是一種以義務責任為本位的君職政治,恐怕是過份美化了。我想錢先生是剋就理想的層面來說的。在理想層之下的現實世界中恐怕未必每個君主都是具有「萬方有罪,罪在朕身」的道德感的。 3 無論如何,古典中國行的是君主制,並且從無人懷疑過君主政治之外尚有其他更好的政體,並一直認為「專制為人群唯一無二之治體」(嚴幾道),所以任何政治的變遷都只限於人事的變更,而非政治秩序的更迭。 中國歷史上只有在人民忍無可忍的時候起來反抗暴君,而非反抗政治的原則,梅篤斯(T. T. Meadows)把反抗暴君的稱之為叛亂(rebellion),反抗政治現行原則的稱之為「革命」(revolution),他指出中國是人類歷史上最少革命而最多叛亂的民族,他認為中國歷史上只發生過一次革命,的確,中國人對於人君的限制與控制,除了「叛亂」一途外,是沒有他途可循的, 勞幹先生說: 「對於人君的限制,不是在法律上,只是在道義上,所望者只是多出聖主賢君,君主能夠自己好。倘若人君不好,也只能說「革命」(梅篤斯稱為叛亂)一件事是合於道德的,卻不能說革命一件事是合於法律的,並且革命之後,也只是從一個君主換到另外一個君主,而不是說人民有任何控制之法。迢迢三千載,政治雖有隆污之分,而其傳統精神所在,仍然是這一點。」 民本思想之精神與所缺 4 中國自孔孟以迄黃梨洲、譚嗣同,一直有一極強烈的民本思想貫串著。任何一位大儒,都幾乎是民本思想的鼓吹者,「天下非一人之天下,天下人之天下」肯定了 民有 of the people 的觀念,「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肯定了民享 for the people 的思想,這種思想雖大奸巨猾也不敢公然反對,故中國歷史上總沒有出現「朕即國家」的狂妄之國君, 這種思想也的確使中國的政治具有較濃厚的民主氣息,但是,中國的民本思想畢竟與民主思想不同,民本思想雖有民有民享 of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 的觀念,但總未走上民治 by the people 的一步。如實地說,中國人是不相信政治應由人民自己來管的,中國人一直認為政治應由賢德的人來做,如有賢德的人在位,則必以民之好為好,民之惡為惡,如此政治便不啻由民自管自理。 故中國的理想政治是一種以民為本的德治。誠然,中國傳統社會的「政治文化」(political culture),是屬於奧門(G. Almond)所說的「臣屬文化」(subject culture)的,即人民沒有一「自我取向」(self-orientation)或「投入取向」及「參與取向」(participant orientation),亦即人民從末考慮去過問政治,參與政治,從末有一「政治的主體」之自覺。 而只有「產出取向」(output orientation),即對政府措施之賢否優劣有相當的注意。古典中國,一方面因為缺少民治 by the people 的觀念,缺少政治的自覺,另一方面由於在「儒吏階級」(scholar-official class)之外缺少強有力的布爾喬亞集團以牽制政府。因此,在理論上,天下雖屬人民,但事實上君主才是天下的主人。 二千年來,始終是一家天下的格局,總之,梁漱溟先生所說,中國之不免於專制,並非其本意,而「理想自理想。現實自現實,終古為一不落實底文化」。梁先生這一看法不失為巨眼。自來中西文化之論戰,都未把握捉住這一點,歌頌中國文化者總偏向理想說,貶抑中國文化者總偏向現實說,實則,中國文化有其理想面,亦有其現實面。 家產官僚主義 5 中國二千年來,既是一君主制,則政治的權原總在君主,政治之主體亦在君主,亦即君主是主權之所寄。以此,中國的政治的權力是「自上下流地」(downard flow)。古典中國的政治型態,照韋伯來說是屬於一種「家產官僚主義」(patrimonialism)。 亦即政府多少是皇室的擴大,官員不啻是君主之僕役,而成為君主私人底倚靠者。而持政府為「父權家庭」(patriarchal family)之投射者亦頗不乏人。無論如何,過去中國靠一龐大的「官僚治體」(bureaucracy)所控制,則不容辯駁,而這個龐大的「官僚治體」則為一群儒吏所壟斷。 至於官僚治體卻並非封閉,而是相當開放的,開放之道則在考試制度。錢賓四先生以為「政權在中國傳統政治裏早已開放了,任何人只要符合法制上的規定條件與標準,都可進入政府」。錢先生這一看法就中國文化的理想上說是

文档评论(0)

kak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24126005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