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每年的3月26日是“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有关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管理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学校管理,创建和谐校园,切实保障和促进广大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根据《教育部关于切实做好2007年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的意见》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召开这次会议。通过会议,我们要学习有关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责任感,逐步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安全工作牵涉到千家万户,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安全工作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把安全事故防范于未然状态。 学校安全工作分为校内工作和校外工作,安全事故的诱因分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学校安全工作的重点主要是交通、溺水、火灾、拥挤踩踏等,近年来学生交通和溺水事故不断增加,学校火灾和拥挤踩踏事故时有发生,还有个别学校的食物中毒事故等。 安全教育方案 一、 日前,教育部就2006年全国中小学安全事故总体形势发布分析报告,这是我国首次以报告的形式分析全国中小学的安全形势。报告显示,学生安全意识淡薄是多数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该报告显示,从整体上看,2006年全国各地上报的各类中小学校园安全事故中,61.61%发生在校外,主要以溺水和交通事故为主,两类事故发生数量占全年各类事故总数的50.89%,造成的学生死亡人数超过了全年事故死亡总人数的60%。从地域上来看,2006年全国各地上报的各类中小学校园安全事故中,27.68%发生在城市,72.32%发生在农村。农村中小学的安全事故发生数、死亡人数和受伤人数都明显高于城市。 据悉,今后教育部每年都将发布中小学安全事故总体形势分析报告,报告内容将进一步充实,增加指导工作的针对性,以推动各地做好安全工作。 1、年龄不满18岁的学生不准驾驶摩托车。乘坐二轮摩托车必须戴安全头盔;乘坐摩托车的不准打伞、不准侧坐、不准站立。 2、骑单车不能鲁莽,注意安全,守法行驶;乘坐机动车必须注意交通安全;乘坐公共汽车或旅游车时,不得在车上嬉戏喧闹或有做出影响司机驾驶的行为。 3、乘坐汽车靠近窗边位置的,不得将身体任何部分露出或伸出车外,避免会车或车外物的碰刮;不得随意在车上向外抛洒东西,避免伤及他人;车未停稳,不能下车,避免摔倒造成事故。 玩耍要远离交通要道 1、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问题------学生的生活阅历相对比较简单,生活经验还不够丰富。在安全问题上表现在防火、防盗、防骗、防滋扰、防旅行意外伤害等方面缺乏基本常识,致使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问题比较突出。对于一些骗局和意外情况,生活阅历丰富的人往往一眼就能识破并应对自如,而一些学生却常常难以应付,或是误入陷阱,或是缺乏临险救助的常识,从而造成不应有的或是可以防止的损失。 年纪幼小的未成年人,生理和心理发育还不成熟,辨别是非和自我控制能力还很差,还不能真正了解自己行为的性质和意义。《刑法》第17条规定:“不满14周岁的,一律不负刑事责任。”进入少年期后的未成年人,他们已具有一定的分辨是非和自我控制能力,但由于仍处于未成年人阶段,对其犯罪不能一律加以惩罚,也不能一律不惩罚。《刑法》第17条规定:“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负刑事责任。” 同学们,我们要珍惜读书的机会和光阴,加倍努力,改正缺点,开创自己美好的明天,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谢谢大家 祝:大家新年快乐 编者:李书伟 班级:七年5班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