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错了?果子狸还是我们?.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第一页——果子狸介绍 第二页——谁错了?果子狸还是我们? ——世界真的越来越危险了么?(第三~七页) ——管制果子狸,还是管好我们自己?(第八~十四页) ——野味Bye-Bye(第十五~十六页) 果子狸在我国有3个品种:北亚种、南亚种、指名亚种。北亚种体形大,毛色浅;指名亚种体形小,毛色深、身体紧凑;南亚种则不论及体重与毛色。 果子狸生长于热带与亚热带。适合的气温在16至24度之间;它食性杂,喜欢果实和谷物,亦食各种小鸟、鸟卵、小型爬行动物、鼠类、昆虫等。果子狸在遇到敌害时,能从臭腺射出浅黄色分泌物自卫,但在平时无奇臭味。 野外果子狸一年一胎,每胎2至4头。人工驯养已能做到二年产4到5胎。 果子狸经驯养后,喜群居,喜爱静、暗、干爽的环境,怕潮湿、雨淋和惊动。   或者是的,如果从某些角度去看。譬如,核武器使得人类有了主动毁灭地球的能力,核不扩散条约又如此命途多舛。在疾病方面,相对于一般人对安全的渴望,这世界也实在糟糕得很,自然老死依然是天大的福分。看得见的与看不见的敌人的侵袭,DNA中的某些片断里微小的变化,都能给我们带来难以忍受的痛苦,甚至死亡——制造这样脆弱的作品,动辄以灾难来试炼,实在很难相信神是善意的。   生命如此危险,健康是一种需要努力才能达到的不稳定平衡,稍有异常便可能前功尽弃,并不一定由于我们自己的错。只是,传染病带来的威胁,并不比过去更大,在世界许多地区还确实减少了。   人类自诞生以来就与微生物共存着,一直到可预见的非常遥远的未来,都无法摆脱掉它们。以生存范围、数量和繁衍进化能力而论,或许可以说地球的统治者是微生物,而不是人。许多微生物把我们当成居所和食物,有的不产生明显影响,有的还称得上好邻居,但也有一些使我们生病,并且以我们为跳板寻找新的猎物。      人的免疫系统是对抗微生物侵袭的天然防御工事。细胞里看不见的搏杀,也是一种生存斗争。有时候人占上风,免疫系统制造出新的武器,杀死病菌和病毒。但可能会有少数病原体发生变异,获得了能够抵御新型免疫武器的能力,于是旧的菌株和毒株退避或消失于历史舞台,变异后的新型病原体占据优势,向人发起新一波攻击。这是一场无休止的军备竞赛。   仅从生理而言,人类繁殖一代需要15~20年,加上文化的约束,这个过程就更加漫长。而微生物可以一天之内就繁殖好几十代,它们的进化速度,是我们远远比不上的。幸好免疫系统不断制造新武器的能力弥补了我们进化缓慢的不足,使人类在与病原体的漫长斗争中没有彻底败下阵来。然而其间牺牲巨大,史书里密密麻麻的“瘟疫”让人惨目伤心。   这场战争始终进行着,不管我们处在石器时代还是太空时代。世界从来都是危险的,现在并不比以前更危险。毕竟,我们的武器库里,已经增加了许多百年前的人们无法想像的非天然装备:抗生素、干扰素、正在试验中的基因疗法,还有一些技术含量看上去不那么高,贡献却不逊于药物的东西:下水道系统、清洁饮用水、卫生习惯的建立。 我们的平均寿命已经大大延长;普通婴儿的成活率使百年前任何皇室中的金枝玉叶望尘莫及。一场瘟疫十室九空,黑死病流行消灭当时欧洲一半人口,这样的事情我们已经比较陌生。安宁带来的懈怠,使我们往往忘记了,在与病菌和病毒的相处中,我们有着怎样艰难的宿命;忘记了这场战争仍在升级而将永远持续,不到人类绝种或全然换成机器躯体的一天不会结束。   当然,与最低标准比较的做法决算不上有志气,我们追求的目标仍是每个人都健康地生活。只是,现在就把安全与健康当成一种天经地义的默认状态、认为传染病是不该出现的,也实在太心急了些——这会让人面对灾难时不知所措。我们不能阻止微生物的进化,新的传染病总会不断产生,人所能做的,就是以有效的预防、监测、研究与控制,来把灾难造成的损害最小化。 许多传染病是由动物传染给人的。有的传播者如蚊子跳蚤根本一无是处,人巴不得离它们越远越好。但有些疾病赠予者却是我们无法回避的。农业使人类与动物密切接触的机会大大增加,一些动物身上的病毒发生变异,适应了人体环境,在人群中引发传染病,诸如天花、肺结核、流感。我们或许有可能放弃尚未形成庞大规模的果子狸产业,却放弃不了牛、猪、鸡。牲畜的致命礼物,这是农业文明的代价。我们讨厌这样的代价,但只能正视它的存在、尽力把它控制在很小范围内。通过彻底放弃农业来彻底回避这些风险,这种话只能赌气时说说罢了。   有这样一个小小的悖论:医疗卫生的发展,使许多容易患病、从遗传角度来看比较脆弱的人活了下来,并且成功地繁衍后代,这就减弱了自然选择的作用。病原体仍在迅速进化,而我们的进化减慢了,甚至有停止的迹象。但是,我们不可能改变这种状况、回到婴儿死亡率超过一半的时代去——并不需要走得太远,维多利亚时代的伦敦就够了。只要我们还希望每个活着的人都

文档评论(0)

kak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24126005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