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咏史诗浅论 .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标题】杜牧咏史诗浅论 【作者】杨 红 【关键词】杜牧??咏史诗??艺术特征??思想内涵 【指导老师】李 荣 【专业】汉语言文学 【正文】 引??????言 “咏史诗”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咏史作为一个专有名词正式步入诗坛,始于东汉班固之诗《咏史》。而晚唐时期咏史诗已经完全发展成熟。咏史诗依据史实,同时又与社会现实密切联系,将传统的比兴手法用在历史题材的创作中,诗人因史事而起兴,以史事来比拟和讽喻现实。诗人通过对史事的反复吟叹反映现实,表达真实情感,它不仅具有特定的内容,也具有独特的表现方式。可以说“咏史诗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短小精悍的、专门吟咏历史题材以抒怀、言志向、述见识、发议论的诗歌类型。”[1](P65) 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宰相杜佑之孙,以中书舍人致仕,世称“杜紫微”、“杜樊川”。出身于“城南韦杜,去天五尺”[2](279)的豪门望族的显宦之家。杜牧的家世、深厚的家学涵容和人生经历既对其思想具有深厚的影响,也给予杜牧一生的价值趋向和政治追求以极大影响;更养成了他恃才傲物、疏野放荡的个性品格,即“刚直有奇节,不为龌龊小谨,敢论陈列大事,指陈病利尤切至。”(《唐才子传》)[3](P474)同时,杜牧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堪称晚唐诗坛上光芒闪烁的双子星座。杜牧擅长近体诗,文词清丽,尤其喜欢用七言绝句和律诗咏史抒怀,其诗具有俊爽峭健之中别具风华,豪宕疏朗而有情致婉约的风格。480多首诗歌绽放成一支奇葩,尤其是他的30余首咏史诗,其独特的艺术特征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在晚唐文坛上独树一帜,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杜牧是晚唐咏史诗人中最杰出的诗人。前人主要研究杜牧咏史诗的艺术风格。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曾评价杜牧:“杜紫微才高,俊迈不羁。其诗豪而艳。有气概,非晚唐人所能及。”目前,我国对杜牧咏史诗的研究相对沉寂,论文约11余篇。现代学者曾评价杜牧咏史诗具有“俊迈”、“气俊思活”、“情致俊爽”、“雄姿英发,俊爽拗峭”、“豪而艳,宕而丽”的艺术风格。比如:王明居《唐诗风格论》、赵荣蔚《晚唐士风与诗风》、张润静《气俊思活?意足锋锐---杜牧咏史诗怀古诗中的议论》、叶继奋《杜牧咏史诗的审美特征》、杨云辉《论杜牧咏史诗的艺术特征》等作品,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对其艺术特征的分析不够全面,并极少挖掘其咏史诗的思想内涵。因此,从多角度的更深入的探讨杜牧咏史诗就留下了较大的空间。本课题是结合杜牧所处的时代环境,深入地剖析杜牧咏史诗的艺术特征和思想内涵。 一、杜牧咏史诗的艺术特征 艺术风格是艺术特征的具体体现,指艺术家在艺术实践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艺术风貌、特色、作风、格调和气派。它既是艺术家鲜明独特的创作个性的体现,统一于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思想与艺术之 中,也是艺术家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是衡量艺术作品在艺术上的成败、优劣的重要标准和尺度。法国学者布封在《论风格》中提出“风格即人”[4](P53)。可见,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艺术风格乃是作家的个性在文学作品中的折光反映。杜牧在政治上豪放有为、刚直敢言,有雄心大志。《新唐书?本传》说杜牧“刚直有奇节,不为龌龊小谨,敢论列大事,指陈病利尤切至”,又说他禀性“疏直”。杜牧的个性对其咏史诗的创作有明显的影响。同时,杜牧对诗歌创作有着明确的创作意图和艺术追求,“某苦心为诗,本求高绝。不务奇丽,不渉习俗,不今不古,处于中间。”(杜牧《樊川文集》卷16《献诗启》)[5](P32)?可以看出他非常重视艺术技巧的探索,这也就使他成为了晚唐诗坛上具有独特风格的作家。明?胡应麟在《诗薮》中说:“俊爽若牧之”;《新唐书》本传云:“牧于诗,情致豪迈,人号为小杜,以别杜甫云”;《唐诗品汇总序》美之曰:“杜牧之之豪纵”;清?刘熙载在《艺概?诗概》中说:“杜樊川诗雄姿英发”;曹中孚先生评价杜牧说:“杜牧尽管才思敏捷,但对于诗歌创作却很认真,他继承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新诗改罢自长吟’的写作态度,不惜一改再改。”[6](P107)?咏史诗也是杜牧诗歌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俊爽,峭健、豪迈也是杜牧咏史诗的总体特征。具体而言,主要从主题的提炼、体裁形式、艺术语言和艺术表现手法四方面来对杜牧的咏史诗作初步的分析。?? (一)视觉独特,立意高绝 1.喜作翻案文章 杜牧不仅具有卓越的才华,而且具有治国安邦的策略。他善于从政治、军事、社会、历史的多角度选取典型题材,寓意深刻,侧重社会性,以政治家、军事家的眼光,以豪爽奔放的激情表达鄙弃世俗的情思和见解。如《题商山四皓庙》[7](P72): 吕氏强梁嗣子柔,我于天性岂恩仇。 南军不袒左边袖,四老安刘是灭刘。 商山四皓辅助太子刘盈登基一事,在一般诗人笔下都作为美谈出现,认为是奇功一件。但杜牧却提出了新的见解,

文档评论(0)

精品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