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们一直生活在台北.ppt
台北站的古早時期….. 第一代的台北車站 第二代的台北車站 第三代的台北車站 * 我們一直生活在台北,你對於台北火車站又瞭解多少呢? 你知道現在的台北火車站已經是第三代的車站了嗎? 就讓我們跟著老照片, 來回顧台北火車站的成長與蛻變吧! 圖片來源:台灣老照片數位博物館 清朝時的台北車站 建於1901年 巴洛克建築風格 是當時縱貫鐵路的主要車站 也是全台最宏偉的車站 約1940年拆除改建 圖片來源:台灣老照片數位博物館 車站前的銅像是當時台灣鐵路部長長谷川,雖然他對於清代以後台灣的鐵道發展有極大貢獻,但在日本投降不久後,其銅像就被毀損破壞了。 攝於1913年 第一代台北車站(日治初期)?巴洛克風格 攝於1926年 圖片來源:台灣老照片數位博物館 第一代台北車站(日治初期)?巴洛克風格 建於1940年 屬於折衷主義建築風格 簡化的山牆和幾何圖案 約1986年拆除 同類的尚有嘉義與台南火車站 圖片來源:台灣老照片數位博物館 站場廣場有八千坪大,大門前還有一個環型的花圃圍繞著一個噴水池,看來相當有氣勢 第二代台北火車站(日治後期)?折衷主義風格 圖片來源:台灣建築史數位博物館 民國74年12月,此舊站因為推動鐵路地下化的緣故而面臨拆遷的命運,於是舊站就先遷入臨時的站房,在民國75年這個乘載許多老台北人共有的移動歷史記憶的台北站,就隨著其正式進行拆除而消失在台北的發展史中 圖片來源: .tw/taipei/ linetam/t20pl.html 民國78年9月2日,具有中國式屋頂的台北新站正式啟用 台北車站附近還曾經有一些跟鐵路有關的老建築,也都不復存在,讓我們看看它們過去的光景吧! 圖片來源:台灣老照片數位博物館 日治時期台北鐵道工場舊廠的大門 攝於1935年,專門做鐵路車輛維修等工作 圖片來源:台灣老照片數位博物館 日治時期的台北鐵道旅館 攝於1913年前,外觀華麗,是台灣當年唯一的歐式旅館與最好的飯店,也是唯一可吃到西餐的地方 台北後火車站 屬於全木版構造的日式建築,已經拆除 圖片來源:台灣建築史數位博物館 台北火車站,伴隨著許多台北居民走過無數個歲月,無論是舊站還是新站,都有點點滴滴的回憶在人們心頭。 也許還有許多跟台北車站有關的故事,藏在你我、朋友、與長輩心中,讓我們去發掘一下吧~ 接著看下一個單元:車站大探密-「我家的火車站」小組報告 照片中是日治後期所改建的台北火車站,台北站原設於大稻埕之河溝頭,大正7年(1918)遷建於目前台北車站附近的位置,站場廣場有八千坪之大,主站大門前還有一個環型的花圃圍繞著一個噴水池,看來相當有氣勢。至昭和15年(1940)6月此站房又再重新增建一些部分包括天橋與月台雨棚等,內部的設施因此更加的完善。 拍攝時間昭和10年(1935)。照片中是台北鐵道工場舊廠的大門,其位置大約在現今鄭州路38巷、鄭州路、延平北路、忠孝西路這幾條街所圍成的空間。此工廠是在明治32年(1899)所編制而成,但它的歷史可以回溯到清朝時期。當時此地就設有一個機器局,作軍械與鐵路車輛的維修管理。直到日治時代,此處被接收並規劃為陸軍砲兵工廠,日治後期又被改成總督府鐵道部本部及台北工廠。因為鐵道事業的蓬勃擴張,台北工廠也從明治42年(1909)開始擴張工場的規模,包括車輛修理廠、塗工廠、遷車台、新的圍牆與大門等。昭和10年(1935)松山工場的新廠完工後,開始進行遷廠的工作。 拍攝時間大正2年(1913)以前。台灣的縱貫線鐵路通車時,總督府的鐵路部特地在台北火車站對面,建立一座直營的鐵道旅館。為法國文藝復興時代哥德式建築的鐵道旅館,不但是一棟外觀十分華美的建築物,內部裝飾以及所使用的餐器更是講究,堪稱是臺灣當年首屈一指的飯店。同時它不但是當時全台唯一的歐式旅館,也是唯一可以吃到西餐的地方。有趣的是,現在的中山女中,也就是當時的第三女高的畢業生有一個畢業的儀式,就是要到鐵道旅館學習西餐的用餐禮儀。一直到台南火車站二樓所附設的鐵道旅館落成之後,才有了台北鐵道旅館僅有的一家分店。 民國78年9月2日,具有中國式屋頂的台北新站正式落成啟用。 日治初期的台北停車場是台灣北部的轉運中心,也是當時縱貫鐵道的主要車站,往來的乘客很多,是當時台灣名符其實的交通樞紐。此火車站是一棟由磚瓦與石砌所成的兩層樓建築物,其規模之宏偉可說是當時全台第一的火車站。其位置是在大稻埕河溝頭街,也就是現在的中興醫院與塔城街附近。由基隆站到台北火車站約有18公里之遠。除了站體之外,當時此處還設有機器局,也就是之後的台北工場,同時其下還設置機關庫以維修、保養並停放火車。另外,經北投到淡水支線也是經過此車站的路線之一。 照片中為清代的台北站。台灣鐵路創設於清光緒13年(1887),清代與日治時期的台北站是在同一個站址,位於大稻埕的河溝頭附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