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宁德市高级中学2008届高三上历史期末试卷 [人教版].docVIP

福建省宁德市高级中学2008届高三上历史期末试卷 [人教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福建省宁德市高级中学2008届高三上历史期末试卷 [人教版].doc

宁德市高级中学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 高三期末考《历史》试卷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第I卷 (选择题 50分)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古代地名经常有所变化,其中一种原因是为了避皇帝的名讳,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各项属于这种原因的是 A.南宋宋高宗将杭州改为临安并定为都城 B.朱元璋定国号为大明,改应天为南京 c.清雍正(名胤祯)年间将河北真定府改为正定府 D1928年国民政府将北京改名为北平 2.清代史学家赵翼曾说过:…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自秦皇、汉武之后,固共知服食金石之误人矣!及唐诸帝,又惑于其说而以身试之。”这种现象所反映的实质问题为 A.中国古代统治者幻想长生不老B.中国古代医药学比较发达 C.唐朝时期封建社会转向衰落D.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的腐败 东亚大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孕育了3--6题。 3.农业生产的发展秋战国时期水利灌溉事业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中原地区普遍使用的桔槔利用了杠杆原理 B.春秋时期楚相孙叔敖在长江流域修建芍陂 c.都江堰建成后,咸阳地区从此“水旱从人,不知饥馑” D.韩国修建的郑国渠灌溉面积达四万公顷 4.下列言论中体现了中国古代传统经济思想内容的有 ①一农不耕,民有饥者;一女不织,民有寒者”②“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③“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④“乃令贾人不得衣丝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c.③④ D.①② 5.杜甫诗云:“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关于唐朝陶瓷工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唐代瓷窑遍布南北,制瓷业成为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 B.“天下无贵贱通用之”的瓷器为主要产于北方的白瓷 c.为后代彩瓷产生开辟道路的唐彩的主要产地在今天的河南巩义 D.杜甫诗中赞美的瓷器属于当时最名贵的越窑秘色瓷 6.以农立国的农耕时代,商品经济也出现繁荣的景象。宋朝王安石变法时期政府曾经设立“市易务”,其根本目的在于 A.限制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B.利于物价稳定和商品交流 C.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D.维护封建统治 7.张富贵出生在清朝道光年间的广西,祖上世代为农。在他五十年的人生经历中,不可能遇到 A.他的父亲因为吸食鸦片而死 B.25岁时,他参加了金田起义,后来转战到南京 c.在天京时,有次上街看到街上贴着天王颁行《资政新篇》的告示 D.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他流落到汉口,在日本人开设的工厂做工 8《南京条约》签订以后,英国资本家相信,“只消中国人每人每年需用一顶棉织睡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 A.英国的工厂生产能力不足B.英国在中国享有的特权太少 C.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抵制作用D.中国人晚上睡觉不习惯戴帽子 9.下图是在山东青岛信号山岩壁上的一幅雕刻。左边为“飞鹰国徽”和德文“纪功”文字,右边为日本人雕刻的“纪功”文字,其中有“大正年十一月七日”字样。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有 A.碑刻中的“飞鹰国徽”表明19世纪末美国曾占领青岛 B.碑刻中的“大正三年”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C.由于中国的五四运动爆发,日本在巴黎和会上把青 岛归还中国 D.碑刻上的文字和图案是中德、中日人民友谊的象征 lO.20世纪初期,在中国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受到前所未有的严重冲击,产生这种历史现象的根源在于 A.袁世凯上台以后规定“各学校均应崇奉古圣贤,以为师法” B.“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念在中国广泛传播 C.陈独秀、鲁迅等人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D.民国初年,形成了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新热潮 11.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的人类历史的起点和基本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分别是在 A.丝绸之路的开通和西方殖民者东来B.四 c.新航路的开辟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D.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 文艺作品反映着时代的变迁,在品味艺术美的12一14题。 12.在中国近代的抗争和探索进程中,艺术家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歌曲,反映了时代的特征。下列几句著名的歌词,按照反映的历史事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排在第二位的是 A.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爱国的同胞们 B.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 c.红米饭、南瓜汤,挖野菜,也当粮,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天天打胜仗 D.一道道的那个山来哟,一道道水,咱们中央红军到陕北 13.新中国成立后,拍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教学专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