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来源 为木兰科植物 厚 朴 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et Wils. 凹叶厚朴 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 et Wils. var. biloba Rehd.et Wils. 的干燥干皮、根皮及枝皮。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物种,国家三大木本药材之一。 产地 ◆主产于四川广元、涪陵,湖北恩施、宜昌,湖南衡阳等地的为川厚朴,又称“紫油厚朴”; ◆主产于浙江丽水,福建南平,江西、广西、甘肃、陕西等地的称温厚朴。 以川厚朴质优。 厚朴 主要分布于湖北、四川、陕西、甘肃南部。为川厚朴的来源 凹叶厚朴 主要分于江西、安徽、浙江、福建、湖南、广西等地。为温厚朴的来源。 市场行情 ◆ 厚朴由中国药材公司统一管理,“三木之一”。属于国家计划管理的四种中药材之一。历史上靠野生资源,目前主要来源于栽培,由福建、四川、浙江、湖北等省提供。 ◆ 属于产销基本平衡略有不足的品种,后备资源不足。 ◆ 温中下气、燥湿消痰,临床配方、饮片和中成药原料药。 ◆ 自1958年开始人工种植,目前厚朴商品的主要来源。 ◆ 据调查,野生资源蕴藏量约1400万kg,家种资源成龄树约300万kg,年需求量为400万kg。 商品种类 川厚朴:4~6月剥取生长15~20年大树的干皮,置沸水中微煮后,堆置阴湿处,“发汗”至内表面变紫褐色或棕褐色时,蒸软,取出,卷成筒状,干燥。剥取根皮、枝皮 ,直接阴干。不同部位的商品名称: 筒朴:树干皮; 靴筒朴:靠近根部的干皮。质量最好。又称蔸朴。 耳朴:粗大根的皮,破成碎块状。 根朴:根皮。 枝朴:枝干的皮。 温厚朴:采收加工方法与川厚朴一致。 厚朴丝 取原药材,刮去粗皮,洗净润透,切丝,晒干。 姜厚朴 取厚朴丝,加姜汁拌匀,不断翻动,使吸透,用文火炒干。或取生姜切片加水熬汤,另取刮净粗皮的药材,置姜汤中微火加热共煮至姜液吸尽,切丝,干燥(每100kg用生姜10kg或干姜3kg)。 商品特征 1、川朴 干皮-筒朴 ◆卷筒状或双卷筒状,长30-35cm,厚2-7mm。近根部的干皮一端展开如喇叭口,习称“靴筒朴”。 ◆外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粗糙或鳞片状剥落,皮孔椭圆形;去粗皮者黄棕色。 ◆内表面紫棕色或深紫褐色,划之显油痕,具细密纵纹 ◆质坚硬。断面外层颗粒性,灰棕色;内层纤维性,紫褐色,富油性,有的可见多数小结晶。 ◆气香,味苦带辛辣。 规格等级 化学成分 挥发油:主含 ?、?-桉油醇,占挥发油的94-98%。二者具有镇静作用。 酚类:厚朴酚及其异构体和厚朴酚;厚朴酚有抗菌作用。 生物碱类:木兰箭毒碱等。 质量要求 1、性状评价 以皮厚肉细、油性足、内面紫棕、小结晶多、味苦辛辣、香气浓者为佳。 2、含量测定 采用HPLC法测定, 药材及饮片含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总量不得少于2.0% 姜厚朴不得少于1.6%。 贮藏 ◆按规格等级分档装箱、篓。贮存于阴凉干燥避光处。安全水分10-15%。 ◆含挥发油,易变色,散失气味。商品久存或受高温高湿影响,断面颜色变深,气味淡薄,品质降低。 ◆贮藏期间,定期检查,保存期不宜过久。发现吸湿受潮,及时翻垛通风或摊晾阴干,忌曝晒。 * * 厚 朴 Houpu Magnoliae Officinalis Cortex 燥湿消痰,下气除满 紫油厚朴、川朴、温朴 2005-2009年厚朴市场价格趋势 内层 外层 川筒朴 内表面 靴朴(蔸朴) 靴形,一端卷筒状,另一端宽大似喇叭口。 内表面较油润, 断面紫棕,颗粒状,纤维性不明显。常见发亮的细小结晶。 气香较浓,辛辣味强。 耳朴 块片状或半卷状。 耳朴 靴朴 根朴小结晶 根朴 单筒或碎片;弯曲似鸡肠,称“鸡肠朴”。灰棕色,横纹及纵皱纹。断面纤维性,发亮细小结晶多。 枝朴 单筒状,皮薄。灰棕色。质脆,断面纤维性。 2、温厚朴 形似川厚朴,色较深,断面纤维性较强,气味较淡。 3、厚朴丝 丝条状卷曲,宽3-5mm。 外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内表面紫棕色或紫褐色,较光滑 切面颗粒性,显油性,有时可见少数小亮星。 气香,味辛辣,微苦。 4、姜厚朴 形同厚朴丝,颜色较深,具姜的辛辣气味。 厚朴丝 厚朴粉 厚朴纵丝 ●部颁标准按来源、产地、部位等将厚朴分为温朴(浙江、福建)、川朴(四川、湖北、云南)、蔸朴、耳朴、根朴等五个品别; ● 以下再按长度、重量、厚薄、色泽、断面划分等级。 温朴、川朴各分为四个等级; 篼朴分三个等级; 根朴分两个等级; 耳朴为统货。 1、温朴 1-3等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