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你是如何做采购的?.docVIP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前言 剛進清大社會學研究所不久,正值2000年網路最熱的時候,因為自己的興趣而和幾位來自不同背景的好友們,報名參加了華彩軟體所舉辦的網際網路創業競賽,組成“Aresmart”的團隊。我們試圖設計能搜尋各商品最低價的B to C (Business to Consumer)Business Model,並打進了前八強,後來雖因某些考量而未實際讓此計畫執行,卻因此奠定下對電子商務的研究關注。 我們當初所懷抱的熱忱與夢想,正好像2001年金馬影展參展影片之一的「天才網路夢(Startup.Com)」所描寫,全片記錄了美國GovW從草創尋求資金、命名階段、到公司迅速擴張、成名最後宣佈倒閉的經過,兩位創辦人Kaleil Isaza Tuzman 及Tom Herman從一無所有到晉升網路新貴,從沒沒無聞到頻上媒體甚至受柯林頓邀請進白宮參加新經濟發展會議的過程。DotCom股票由興盛走向泡沫,世紀交替的新美國夢,從追夢、築夢到夢醒,是網路發展在人類文明史上值得註記的一個片段。然而除了經營問題,在這部記錄片中,被描述最清晰的就是在商業競爭環境下、在追逐網路夢的同時,人性中的光明面被壓榨得幾乎消失無蹤,猜忌、不信任、自私等恐怖而醜陋的行為,逐漸瓦解兩位創業夥伴十幾年的友誼,沖淡他們與家人的關係,也讓愛情成為壓力和成名下的犧牲者。這也就是研究者亟欲探討在網路出現後,究竟讓社會秩序與網絡關係產生了怎樣的改變。 選定大陸這塊地方做為研究的場域,緣起於2000年11月底,當時研究者被海基會甄選為台灣青年代表,到廣州、西安、四川、重慶、雲南五處和當地大學做交流,而感受到大陸各地域不同的民俗風情及其極大差異,與許多值得觀察與細究的社會生活層面。 2001年4月12日研究者展開為期一個月對大陸台商企業與網絡公司研究的初探,沿途停留了香港、深圳、廣州、東莞、上海、北京、蘇州等地。這趟旅程不完全是按照原先的規劃進行,這些「意料之外」讓研究者深刻體會,在中國「社會關係」真的很重要!有句在大陸常聽到的話:「只要有關係,事事沒關係」;有句順口溜是這麼說的:「有關係就要找關係,沒關係就要攀關係!」 原本擬定的研究議題為「e網絡所建構兩岸社會關係之比較研究—以資訊產業為例」。本想實地訪查台商在面對兩岸分工時,如何透過電子化系統來做連結,其是否改變了以往的生產網絡,形成新的價值鏈。其和協力廠是否也不再是直接的關係往來。但在拜訪了東莞、深圳及昆山的台商後才發現,企業完成e化又成熟的case幾近於零。唯有大企業才有資金能投入做ERP流程管理,再加上組織結構需整體因應做調整,因此一般中小企業既沒有需求也無力去轉變。 種種因素讓研究者重新斟酌論文的題目與方向,很顯然我們常把網際網路的影響想得太早了!既然在企業組織網絡內部無法看出些什麼結果,那麼只得朝向企業組織網絡外部來尋求發展。 正巧遇到廣州一年一度的盛會「第89屆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其信息產品區展示了許多大型規模、專門針對企業設計的各式網路交易平台,裡頭包含中國機電貿易網()、聯合國貿易網絡北京中心()、中國製造網(www.Made-in-C)等幾家具有規模的網路公司,這些都是之後接續做訪談的對象。 後來更在北京清華大學聽了一場阿里巴巴網站()總裁馬雲先生的演講,因而認識了這個打開中國商域之門的阿里巴巴網站,並引發研究者的關注且轉移焦點,決定以電子交易市集為觀察對象,來探討其網絡形成的關係與問題。 在2001年12月,研究者離開了原本生活了20幾年的成長地方,和家人共同搬進一個新的住處。這次搬家的經驗,讓研究者注意到生活中常被忽略的事項~比如電話要能通訊,須找電信公司人員來牽電話線;客廳電視要能收訊,須找到第四台安裝人員接上cable線;房間電腦要能連網,必須選擇是否安裝ADSL寬頻,再請工程師來接上網路線。引起研究者省思,這些人與自己的關係是何時發生? 這些也說明了當我們在討論網路時,往往容易忽略最基礎的條件,背後仍需要透過人力的構築,以及一個網路轉接集散中心,才可能讓點與點之間連成線而形成網絡。其過程暗示某種經濟的或社會性基礎的存在,使得「打電話」這個資訊傳遞的動作得以可能。電訊網路的連結也是同樣道理,若無法提供電力,那麼必須使用電腦來處理的事情將無法運作。網際網路不是獨立存在的社會基礎 電子商務中的信任與關係 e-Business::Trust Relationship 李宜芳(Fanny Lee) 在討論電子商務之前,我必須先說個前提,那就是我對於大部分的網路現象,都分成三個相關的向度進行討論:作為基底的社會活動,作為平台的網路訊息活動,參與者(或行動者)。一般而言,研究者沒有將三點區分並呈的習慣,研究者通常會於某一向度上做陳述。不過,不是過度悲觀於既有的差距未獲改善,或者過度樂觀於網路帶來無窮希望,再不然就是只

文档评论(0)

qsaq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