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关系之类型.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天人关系之类型.ppt

天人關係之類型 (天=自然) 之一 金光闪闪的邵逸夫奖昨首次亮相,奖牌一面刻上邵逸夫的样子,而另一面除了刻有得奖人姓名及所获奖项外,还刻上了中国思想家荀子的名句:“制天命而用之”,期望科学家能延续这个精神,掌握并运用自然规律,为人类造福;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人胜天论”思想。 “故明於天人之分,則可謂至人矣”(《荀子.天論》)。 “如是,則知其所為,知其所不為矣;則天地官而萬物役矣”(《荀子.天論》)。 “大天而思之,孰與物畜而制之!從天而頌之,孰與制天命而用之!望時而待之,孰與應時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與騁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與理物而勿失之也!願於物之所以生,孰與有物之所以成!故錯人而思天,則失萬物之情”(《荀子.天論》)。 之二 : 順應自然 (A) : 王充 「壽命」: 「死生壽夭之命」 這完全是由人在懷胎時「稟氣渥薄」決定的。「稟氣渥(濃厚)則其體彊(強),體彊則其命長;氣薄則其體弱,體弱則命短,命短則多病壽短。」 祿命 「貴賤貧富之命」 這完全是由人在懷胎時稟天上「眾星之精」決定的。「人稟氣而生,含氣而長,得貴則貴,得賤則賤,貴或秩有高下,富或貲(財貨)有多少,皆星位尊卑小大之所授也。」 順應自然 (B) : 老子 「 人 法 地 , 地 法 天 , 天 法 道 , 道 法 自 然 。 」 ( 道德經 25章) 天人合一:人法天地  順應 “自然” (自己如此, 自然而然) 無為 順應自然 (C) : 莊子 “知天之所為,知人之所為,至矣。……不以人助天,是之謂真人。……其一與天為徒,其不一與人為徒。天與人不相勝也,是之謂真人”(《莊子.大宗師》)。 “古之真人,以天待人,不以人入天”(《莊子.徐無鬼》)。 “牛馬四足,是謂天;落【絡】馬首,穿牛鼻,是謂人。故曰,無以人滅天”(《莊子.秋水》)。 “子貢南遊於楚,反於晉,過漢陰見一丈人方為圃畦,鑿隧而入井,抱甕而出灌,滑滑然用力甚多而見功寡。子貢曰:‘有械於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見功多,夫子不欲乎?’為圃者仰而視之曰:‘奈何?’曰:‘鑿木為機,後重前輕,挈水若抽,數如泆湯,其名為槔。’為圃者忿然作色而笑曰:‘吾聞之吾師,有機械者必有機事,有機事者必有機心。機心存於胸中,則純白不備;純白不備,則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載也。吾非不知,羞而不為也。’”(《莊子.天地》) 之三:相互吻合協調 (A): 《易傳》 “易之為書也,廣大悉備,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兩之故六,六者,非他也,三才之道也。”(《易傳.繫辭傳.下》第十章) “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不違,後天而奉天時。”(《周易·乾卦·文言傳》) 既進取亦保守 相互吻合協調 (B) : 《中庸》 「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 《中庸》第廿二章 相互吻合協調(C): 王船山 “以天治人而知者不憂,以人造天而仁者能愛,而後有功於天地之事畢矣。”《周易外傳·系辭上》 “天之所死,猶將生之;天之所愚,猶將哲之;天之所無,猶將有之;天之所亂,猶將治之……任天而無能爲,無以爲人。”(《續春秋左氏傳博議》卷下) “以人道率天道”(《思问录·内篇》) “本天以治人,而不强天以从人”(《周易外传》卷七)。 「聖人盡人道,而不如異端之欲忘同於天」(《周易內傳·繫辭上》) “道一也,在天则为天道,在人则为人道。”(《张子正蒙注·乾称下》) “尽人道而合天德” “天人之合用,人合天地之用也。”(《周易外传》卷五) 「聖人賴天地以大,天地賴聖人以貞」(《周易外傳·繫辭上》) 思考題 以下觀點屬哪種天人關係? 《黃帝內經》的 “天人合一” 人與天相對應變化 人與天規律相同 人與天結構類似 人恢復天 1. 人與天相對應變化 「五藏各以其時受病,非其時,各傳以與之。人與天地相參,故五藏各以治時。 時感於寒,則受病,微則為咳,甚者為泄,為痛。乘秋則肺先受邪,乘春則肝先受之,乘夏則心先受之,乘至陰則脾先受之,乘冬則腎先受之。」《素問.咳論篇第三十八》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是氣之常也,人亦應之。」《靈樞.順氣一日分為四時第四十四》 「天溫日明,則人血淖液,而衛氣浮,故血易寫,氣易行;天寒日陰,則人血凝泣,而衛氣沈。」《素問.八正神明論篇第二十六》 「人與天地相參也,與日月相應也。故月滿則海水西盛,人血氣積,肌肉充,皮膚緻,毛髮堅,腠理卻,煙垢著。當是之時,雖遇賊風,其入淺不深。至其月郭空,則海水東盛,人氣血虛,其衛氣去…當是之時,遇賊風則其入深,其病人也卒暴。」《靈樞.歲露論第七十九》 2. 人與天規律相同 「

文档评论(0)

专业好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0200002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