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非游離輻射 綱要 非游離輻射的範圍 紫外線 紅外線 雷射 電磁場 何謂非游離輻射 非游離輻射不同於游離輻射來自於放射性核種的蛻變,它不會造成受暴露物質的組成原子產生游離效應。 為能量低於 10 電子伏特(eV) ,也就是說頻率小於 2.4?1015 赫茲(Hz),波長大於 124 nm 的電磁輻射波段。 徹底對抗紫外線 (1) 對抗紫外線,不是愛美。愈來愈多研究證實,過量的紫外線會危害健康。 電影《明天過後》以驚悚預言方式,描述人類破壞生態環境,自食惡果成為冰凍城市的窘境。 現實生活中,人類也為持續上升的紫外線輻射所擾。 科學家發現,十多年來,煤、天然瓦斯、石油等能源濫用,造成隔絕紫外線的天然屏障臭氧層逐漸稀薄,甚至破洞,臭氧層每減少1%,紫外線就增加2~3%,過量紫外線長驅直入,已經影響到人體健康。 紫外線加速皮膚暗沉老化,或引發皮膚癌,早已為人所知,但少有人知道,紫外線對眼睛也會造成傷害。 近10年,紫外線與眼睛組織的研究相當多,長時間曝露在陽光中,不但容易讓眼睛提前退化,罹患白內障機會增加,年老得到眼疾甚或失明的危險性也提高。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每年有1200~1500萬人因白內障而失明,估計其中300萬例與暴露在紫外線中有關。 白內障是指水晶體老化渾濁。水晶體是眼睛抵抗紫外線的天然保護層,暴露在紫外線中時間愈長、愈久,透明水晶體就會變得渾濁,犧牲自己去保護眼睛避免受傷。 近年來,全世界白內障罹患率上升3~4倍,「國內至少增加兩倍,」國泰醫院眼科醫師林思源說。 尚且,近來發現過量紫外線也是導致視網膜黃斑退化的主因。 紫外線傷害眼睛(2)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醫學院長達10年,追蹤超過2000名43~86歲的人發現,青春期、三十多歲時一天曝曬太陽超過5小時以上的人,10年內出現黃斑退化初期症狀的機率,比一天在陽光下不到2小時者高出一倍以上。 此外,年輕時曾曬傷10次以上的人,10年內出現黃斑退化比例,也比沒曬傷的人要多出一倍。 而且以往50歲才出現的眼睛老化問題,現在30~40歲左右就可能會出現,甚至更早。 陽明醫院眼科醫師王孟祺,就曾碰過一位20多歲的體育老師,因經常曝曬太陽下造成眼睛提前退化。眼科醫師林思源最小的白內障病人,年齡只有10多歲。 「現在紫外線比以前多,真的要特別小心保護眼睛,」兩位眼科醫師異口同聲說。 研究也發現,最常曬太陽的人,只要戴上帽子和太陽眼鏡,危險至少降低一半。 特殊族群儘量加強防護 有些人對光特別敏感,因此需要加強紫外線防護。 ■孩童 孩童的皮膚、眼睛組織脆弱,過度曝曬容易受傷。 ■膚色淺 研究發現,膚色淺的人對光較敏感,容易曬傷,這也是黃種人罹患皮膚癌機率較白種人略少的因素之一。 ■特殊疾病,如光敏感 如果你發現身體皮膚暴露在陽光的地方,有脫皮、紅腫或脫屑現象,可能是對光敏感。 ■藥物性光敏感 歐美研究報告發現,服用以下藥物,也會讓皮膚對光較敏感:如抗生素、磺胺藥、利尿劑、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口服避孕藥、降血壓藥、人工甘味劑等。 ■眼睛問題 使用散瞳劑治療近視的小朋友、白內障手術後、角膜炎、戴隱形眼鏡的人等,會讓眼睛對光線變得敏感脆弱。 ■待在紫外線特別強的地點 高山、海底、水面、沙子、混凝土建築物或雪地容易反射紫外光,要特別注意。 如果你是長時間待在戶外的工作者,如農夫、交通警察、建築工人、電焊工人或駕駛員等,也不要忘了做好紫外線防護工作。 抗紫外線=健康(1) 以往抗紫外線被定義為「愛美」的表徵,彷彿只有女性才需注意抗紫外線。 現在,更多研究證實,過量紫外線確實會造成身體組織器官損壞。 長時間外出適當保護自己,塗上防曬油、戴上帽子,避免紫外線傷害。儘管抗紫外線產品及技術日新月異,仍無法完全阻隔紫外線侵害。面對市售各式各樣號稱「抗紫外線」的商品,從頭髮噴霧、防曬乳到衣服、太陽眼鏡等,很容易讓人有錯覺,以為用了這些產品,就可以從此脫離紫外線魔掌。 「不是穿了擦了就可以達100%防護效果,」前陣子剛完成關於抗紫外線商品防護效果報告,全國公證檢驗紡織部行銷副理高偉修提醒,運用遮陽產品,並非保證可以長時間暴露在陽光下,它們只是降低陽光對皮膚的直接傷害而已。 國外研究也證實,即使高係數防曬乳液,也無法100%擋掉UVA,只能當成第二線防護措施。 抗紫外線=健康(2) 澳洲消委會提醒民眾,第一線的抗紫外線措施,就是避免早上10點到下午2點外出曝曬,非不得已也儘量找陰影遮蔽。 他們特別提出「影子」理論,教導民眾如果看不到自己的影子,或影子短過自己身高,表示陽光正大,應該要趕快找地方躲避。 出門前看看氣象局的紫外線指數預報,看看出門是否要有保護措施:如果紫外線指數為5以上,表示中度紫外線,待在太陽下30分鐘就會受傷,出門要有適當抗紫外線裝備。 躲避紫外線只是消極抵抗,最重要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