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49-高中生物模块二《遗传与变异》第2章第3节 《伴性遗传》课堂教学设.ppt
XY染色体同源区段非与同源区段 ① 、此家系图患者是什么性别的?说明色盲(血友病)和什么有关? 红绿色盲基因(b)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 高中生物模块二《遗传与变异》第2章第3节 《伴性遗传》课堂教学设计与研讨 江西财大附中 雷园花 教学设计的实质可以认为是对教材内容的再开发及重新组合,而不是单纯对教材内容的简单复制与下载。在整个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合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科学分析,在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基础上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组织计划,寻找获得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法。从而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老教材中,在对“伴性遗传”内容的进行教学时,我发现在对红绿色盲症的例证介绍过程中,教材直接给出结论:即红绿色盲是一种常见的人类伴性遗传病,而后将红绿色盲为什么是“伴X隐性遗传”的特点一一作介绍。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并不真正清楚红绿色盲为什么是“伴X隐性遗传”,对其内涵的理解过于肤浅和结论化。而在对新教材中“伴X隐性遗传”内容进行研究发现,其实教材编写者已经将有助于我们推断红绿色盲症是“伴X隐性遗传”的内容直观地呈现在教材中(问题探讨、资料分析、知识连接)等。如果教师能够合理的加以利用,不仅有助于我们挖掘教材中的隐性内容,而且更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合理地把握教材内容,并从中学到一种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伴性遗传”课堂教学的设计】 引入:利用教材的“红绿色盲检查图”,引起学生对红绿色盲症的兴趣,并适时介绍红绿色盲在生活及工作中种种限制及带来的诸多不便。(雷老师_0_to_AVI_clip0.avi录像) 过程:(1)教师利用教材中红绿色盲症的发现部分的内容,要求学生试着写出道尔顿家庭的遗传图谱(关于遗传图谱的知识,在“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复习题已经涉及,在学生绘图谱的过程中,教师适时地引导道尔顿及其母亲、弟弟的情况是明了的,但是他的父亲及其他的兄弟姐妹的情况虽然在小字部分中没有直接给出, 二、 【关于“伴性遗传”内容的教学课例】 一、 【对教学内容设计的理解】 1 2 3 4 5 6 道尔顿家庭的遗传图解 提出问题1:从上面的介绍和所完成的遗传图解中,我们是否能了解决定红绿色盲症性状的基因是通过什么染色体(常染色体还是性染色体)进行遗传的? 同学们分组讨论后回答:不能的。 (2)利用教材对“我国某地红绿色盲症的调查结果“的内容:即男性红绿色盲患者的发病率为7%,而女性红绿色盲患者的发病率仅为0.5% 让学生进行思考并由他们得出结论:控制红绿色盲的基因应该是伴性染色体进行遗传的。因为如果是伴随着常染色体进行遗传的,该病症的发病率理论上应该是男女均等。 (3)背景资料:人类男性和女性染色体组成图和XY同源区和非同源区染色体放大图(这部分内容的介绍,有助于同学们以后理解为什么有的伴性遗传是伴X染色体的遗传,有的是伴Y染色体的,如人类耳廓多毛的限雄遗传) 雷老师_2_to_AVI_clip0.avi 提出问题2:我们能否推断红绿色盲这个性状是伴随什么染色体遗传的?为什么? 提出问题3:那么红绿色盲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的存在状态是怎样的? 但是可以通过教材中“被问的其他人都说袜子是樱桃红的”这一内容假设得出,即家庭其他成员都不是红绿色盲。 男女正常 男女色盲 3、4假设是道尔顿的兄弟或姐妹 说明: 色盲症的发现-道尔顿症 男性染色体分组图 女性染色体分组图 常染色体: 男、女相同 (22对) 性染色体: 男、女不同 (1对) 对性别起决定作用 A B C D E F G A B C D E F G X Y X非同源区段(伴性遗传) X、Y同源区段(与性别无关) Y非同源区段(只限男性) 红绿色盲基因在性染色体上存在的情况 Y非同源区段 存在 不存在 ③ X非同源区段 不存在 存在 ② XY同源区段 存在 存在 ① 区域段 Y染色体 X染色体 推断过程:第 ①种情况如果决定红绿色盲的等位基因在X、Y染色体上同时存在,那么红绿色盲在人群中的发病情况应该是男女相等,但与实际不符。 第③种情况:如果决定红绿色盲的等位基因仅仅存在于Y染色体上,那么红绿色盲应该是男性所特有的遗传病,显然与实际不符。 第②种情况,即X染色体上存在,而Y染色体上不存在,那么如果父亲不患病,女儿不可能患病,与实际相符。 引导学生思考得出结论:红绿色盲的基因存在X染色体上,而Y染色体上没有。 (4)红绿色盲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的存在状态的假设和确定(出示图表),师生共同分析决定红绿色盲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可能存在的三种情况: (5)控制红绿色盲性状的显隐性判断 利用反证法:即假设控制红绿色盲的基因是由显性基因B控制的,那么利用道尔顿家庭遗传图解,根据各成员的表现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地理试卷(一)课件.pptx VIP
- 广州洪德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规划.pdf
- 广州市人民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规划(文本+图纸).pdf VIP
- 关于烹饪的策划书3.pptx
- WALL·E《机器人总动员(2008)》完整中英文对照剧本.pdf VIP
- LDT 99.13-2008 建设工程劳动定额市政工程-维修养护工程.docx
- 实验报告之spss频数分析.docx VIP
- 新教科版科学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表格式,可打印).docx
- 2022年新改版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新整理版).doc
- 某小区高楼变频恒压供水系统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