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选校网 高考频道 专业大全 历年分数线 上万张大学图片 大学视频 院校库
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台湾散文选》序(节选)
三十年来,台湾文坛的风雨似乎不少,但在这片散文世界里,却有一种尘埃落定,水净沙明的气象,可以看作是台湾新散文成绩的一次检阅。台湾孤悬海外,新文学的土壤同样是“五四”,不过感受时地风水的折光,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礼赞自然,剖析世态,缅归怀往,托物寄兴,友谊温煦,骨肉情亲,童年瞬息,记忆常新,这类传统的散文风格,萦洄流贯,一脉相承;但观察更为细密,视野更为开阔,抒忧发愤,更为深广,题材也有所拓展开掘。
狭巷生涯产生“巷道意识”:区区心房,能载得多少宇宙的痛苦!但万家灯火,正在迎接归人,无线电里的新闻广播,也会望衡对宇,瞬间把世界勾连成一片。鸡尾酒会的热闹与殷勤,覆盖着人际关系的冷漠与虚伪。偏枯的物质文明,不但吞噬自然,而且荼毒生灵。寄生在现代化的西方社会,从护照到各种信用卡号码,构成整个生存价值的记号,“人生已经沦落到仅剩几个数字,几个数字就可以道尽人生。”失根的兰花,因花四散的蒲公英,门外即天涯的浮浪感失落感,生活的新经验给散文园圃带来新意象,包孕着深邃的思索。
表现技法也有新的体同,不同程度地从青涩转向黄熟,从清浅转向丰深,从直白转向蕴藉。有的铅华落尽,真纯始见,娓娓而谈,引人入胜,有的功候深藏,秀丽内含,娴娴而来,风
致自见。据所知,六十年代的台湾,曾爆发“横的移植”与“纵的传统”之战,现代西方思想风行一时,而在这些散文佳作中,却绝少见外来虚无消极的影响。可见中华民族载高履厚的历
史和文化背景,赋予了后代多么强大的抵抗力和消化力。
1.以下不属于文中提到的台湾散文题材内容的一项是
赞美壮丽灵秀的山川风物,抒发怀抱。
追忆情趣盎然的童年往事,温馨亲切的故旧亲朋。
记述“横的移植”与“纵的传统”之战的实况。
抒发孤悬海外,漂泊失根的肤浅感受。
2.对第二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已经迈进到信息化社会,几个数字就可以传达人生的各种信息。
B.现今世界已成为地球村,通过几个数字的联系,天涯即刻成为咫尺。
C.西方的现代化文明无视人的心灵性情,使人生等同于几个冰冷的数字。
D.生存价值的体现应该有一个量化符号,几个数字就承担了这个任务。
3.对第三段中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六十年代,台湾文坛发生过全盘接受西方文学思想还是保持中华文学传统的论争。
B.社会的特定环境和特定情势,使作者的表现技法无法成熟。
C.台湾散文和其他文体一样,都全面抵御了外来文化虚无消极的影响。
D.中华民族载高履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现代西方文化思潮的风行带给台湾作家不同程度的变化。
4.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十年来,台湾散文题材丰富,思索深刻,技法渐至成熟。
B.由于台湾特殊的地理、政治环境,台湾散文作家的作品内容和技巧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C.台湾散文同样受“五四”新文学的影响,贴近生活,关注社会。
D.植根于深厚的民族文化,散文才能健康发展,有所创新。
答案:1( ) 2( ) 3( ) 4( )
二、阅读下面一个文段,完成5——8题。
淡之美(有删节) 李国文
淡,是一种至美的境界
一个年轻的女孩子,在你眼前走过,虽是惊鸿一瞥,但她那淡淡的妆,更接近于本色自然,好象春天早晨一股清新的风,就会给人留下一种纯净的感觉。
如果浓妆艳抹的话,除了这个女孩子表面上的光鲜外,就不大会产生更多有韵味的遐想了。
其实,“浓妆“加上“艳抹”,这四个字本身,就已经多少带有一丝贬义。
淡比之浓,或许由于接近天然,似春雨,润地无声,容易被人接受。
苏东坡写西湖,曾经有一句“淡妆浓抹总相宜”,但他这首诗所赞美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也是大自然的西湖。虽然苏东坡时代的西湖,并不是现在这种样子的,但
正欣赏西湖的游客,对那些大红大绿的,人工雕琢的,市廛云集的,车水马龙的浓丽景色,未必多么感兴趣。
认得西湖的人,都知道只有在那早春时节,在那细雨,碧水,微风,柳枝,浆声,船影,淡雾,山岚之中的西湖,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展现在你眼前的西湖,才是最美的西湖。
水墨画,就是深得淡之美的一种艺术。
在中国画中,浓得化不开的工笔重彩,毫无疑义是美。但是在一张玉版宣上,寥寥数笔便经营出一个意境,当然也是美。前者,统统呈现在你的眼前,一览无余。后者,是一种省略艺
术,墨色有时淡得接近于无。可表面是无,并不等于观众眼中的无,作者心中的无,那大片大片的白,其实是给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