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企业开展物流金融业务的问题及对策.docVIP

物流企业开展物流金融业务的问题及对策.doc

此“经济”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物流企业开展物流金融业务的问题及对策.doc

物流企业开展物流金融业务的问题及对策 1前言 1.1开展物流金融的背景和意义 我国加入WTO以来,被企业视为“第三利润源泉”的第三方物流得到了长足发展近几年以每年增长16%~25%的速度发展,主要是一些原来的国家大型仓储运输企业和中外合资独资企业尽管第三方物流前景乐观,但是在我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没有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2)经营意识、与市场要求相距甚远(3)企业管理水平较低(4)企业规模较小、综合化程度较低(5)企业信息化程度低1991年开始研究物流金融这一新型业务模式,那时银行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还没有完全进入到现代商业运作模式中,因此没有对这一新型模式进行深入研究,1999年中储无锡仓库开始了物流金融业务的第一单,当时一年质押贷款额也就是3000万元,到现在中储的质押贷款额已经超过了100亿,并且以每年200%~300%的速度递增。 近年来,物流金融在我国发展迅速,成为物流企业和金融企业拓展发展空间、增强竞争力的重要领域,“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结合”也从概念变成了现实。 1.2文献综述 1.2.1物流金融的运作模式 顾建强、王锐兰认为现行的金融运作模式有:(一)质押模式,仓单质押贷款,是制造企业把商品存储在物流企业仓库中,物流企业向银行开具仓单,银行根据仓单向制造企业提供一定比例的贷款,物流企业代为监管商品;(二)担保模式,统一授信就是银行把贷款额度直接授权给物流企业,再由物流企业根据客户的需求和条件进行质押贷款和最终结算;(三)直接融资模式,在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物流业务流程中,当第三方物流企业为发货人承运一批货物时,第三方物流企业首先代提货人预付一半货款,当提货人取货时则交付给第三方物流企业全部货款。 姚莉认为在具体运作提供融资服务过程中,有两种运作模式可供选择:(一)质押担保融资,银行作为信用贷款的提供方、第三方物流企业作为服务的提供方、生产经营企业作为资金的需求方和质押物的提供方三方协商签订长期合作协议,生产经营企业在协作银行开设特殊账户,并成为提供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会员企业,生产经营企业采购的原材料或待销售的产成品进入第三方物流企业设立的仓库,同时向银行提出贷款申请,第三方物流企业负责进行货物验收、价值评估及监管,并据此向银行出具证明文件,银行根据贷款申请和价值评估报告酌情给予生产经营企业发放贷款,生产经营企业确保销售产品的收款账户为生产经营企业的协作银行开设的特殊账户的情况下予以发货,生产经营企业以其所得贷款还贷; (二)信用担保融资,银行根据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规模、经营业绩、运营现状、资产负债比例及信用程度,授予第三方物流企业一定的信贷配额,第三方物流企业又根据与其长期合作的企业的信用状况配置其信贷配额,为生产经营企业提供信用担保,并以受保企业滞留在其仓库内的货物作为质押品或反担保品确保其信用担保的安全。 1.2.2物流金融运作中的风险 顾建强、王锐兰认为作为一个金融物流信贷刚刚起步的国家,我国的法律法规、制度建设和市场建设仍然滞后,因此,金融物流的风险很大,具体表现在:1、风险承担主体之间风险收益不对等加大了风险隐患;2、流动资产评估体系尚未建立;3、金融物流信贷业务经验不足,风险管理方法技术相对落后;4、配套环境的制约会使风险防范手段效果弱化;5、我国物流企业大部分规模比较小、自身信用不足。 黄湘明、陈雪松认为在当前情况下, 银行、客户、物流企业如何就风险控制达成一致, 是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物流金融的风险基本包括:1、内部管理风险,2、物流风险,3、社会风险和法律风险,4、信用风险等。风险防范体系的设计主要基于以下因素:一、对法律关系的评估,包括借款方与银行之间的借贷关系、借款方或担保人与银行之间的质押关系、银行或借款方、担保人与物流企业之间的仓储或物流关系;二、考察借款方的资信,重点关注经营状况是否良好、经营模式是否合理、业务操作是否规范;三、弄清质物的权属,存在两种风险担保人以自己无所有权或者处分权的财产出质、质物上设定有优先质押权的权利。在此情形下, 对于质物的权属审核十分必要;四、评估贷款借新还旧的影响,法律上贷款借新还旧是合法的, 但会对质押合同效力产生影响;五、重视质物监管操作,对质物的占有是质押合同生效前提。为防止虚假仓单、虚构质物、质物偷梁换柱, 需关注以下要素质押合同、代管协议、仓单抬头、监管标牌。六是关注质物价值变化。通过质物价值评估, 掌握质物的市场价值波动情况, 预先规避风险。 实际上, 物流金融业务中的许多风险来源于银行、客户和物流企业三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推动国内物流金融业向更高阶段发展, 首先要解决监管信息的透明化问题。目前, 在国内部分银行如深圳发展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的要求下, 中外运、中远等大型物流企业已开始着手开发质押监管信息系统。通过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经管专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各类文档大赢家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055234005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