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6-儿童投射测验.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兒童投射測驗 兒童投射測驗之使用原因 一. 認知發展之侷限 1.外化(externalization) 皮亞傑認為兒童傾向外化歸因(外在環境因素造成) 2.自我中心(egocentrism) 兒童無法從他人觀點思考 二. 語言發展之侷限 1.兒童未必能完全理解成人的詢問 2.兒童無法運用適當的語言文字表達內在的感受與想法 三. 最適合兒童的溝通表達方式 1.口語表達並非兒童最喜歡的方法 2. 兒童更喜歡接觸視覺刺激,或透過視覺/動作的反應方式來溝通 四. 減少社會期許效應,誘發兒童的初級思考歷程(primary thinking process) 兒童畫圖投射測驗 一. 畫圖最早被用來評量兒童的認知發展 (Goodenough, 1926; Harris, 1963) 對3-10歲兒童正確性最高 二. Goodenough發現兒童的畫圖也會受到情緒影響 三. 運用兒童投射性繪圖之發展   1. DAP (Draw-A-Person) Machover, 1949   2. HTP (House-Tree-Person) Buck, 1948   3. DAF (Draw-A-Family) Hulse, 1951   4. KFD (Kinetic-Family-Drawing) Burns Kaufman ,1970 兒童畫圖投射測驗之解釋 1.形式部份:包括大小、位置、線條、筆觸、擦拭、扭曲、漏畫、添畫 2.內容部份:根據臨床經驗及研究結果提出具關聯性的假設。例:畫上柵欄代表防衛(Hammer, 1958) *使用建議:與其他衡鑑工具合併使用 畫人測驗 Machover(1949)的「畫人測驗(Draw-A-Person, DAP)」是第一個根據投射測驗理論,將繪圖技術從測量認知發展拓展成性格解析的測驗。 在施測期間,主試者先給個案一張白紙,然後請個案「畫一個人」。當個案完成第一張圖之後,再給他一張白紙,然後說「畫一個性別相反的人」。通常主試者可再繼續進入詢問期,要求受試者回答一些與圖畫中的人物有關的具體問題。 屋-樹-人測驗 Buck(1948)的「屋-數-人測驗(House-Tree-Person, HTP)」認為在「人物繪畫」的重要性之外,人們同樣也會賦予「房子」和「樹木」意義。 Jolles(1952, 1971)更進一步將HTP擴展成三種不同的施測方式。首先,要求個案用鉛筆(無彩色)畫圖;然後,要求個案回答有關這個圖畫內容的問題;最後,要個案用蠟筆(彩色)再畫另一張圖。 另一種變化方式就是要求個案將屋-樹-人都畫在同一張紙上;還有一種作法是要求受試者將屋-樹-人畫在三張不同的紙上。 動態家庭繪圖測驗 動態家庭繪圖測驗(Kinetic Family Drawing test, KFD) (Burns, 1982; Burns Kaufman, 1972) 個案要畫出全家人「正在做某件事」,有些臨床工作者認為KFD更能揭露個案對其家庭動態的知覺與態度。 動態學校繪圖 動態學校繪圖(Kinetic School Drawing, KSD) (Knoff Prout, 1985; Prout Phillips, 1974) 在測驗中,兒童必須畫出自己正在學校中做某件事。 這個測驗的目的在於輔助KFD測驗,並提供兒童對自己、老師與同儕的看法。而如果與KFD合併使用,還可以了解學校與家庭環境的互動關係。 優點與限制 限制: 1. 投射性繪畫最被批評的問題之一是做解釋時常涉及主觀性。 2.並未考慮到基準率(base rate)的重要性。 例如,如果研究對象是一群正在接受心理治療的個案,而對他們的繪畫所做的解釋是「低自尊」或「強烈焦慮」,這種解釋通常正確性很高。 3.很少研究考慮到下列許多可能會嚴重影響繪畫的因素:個案的藝術技巧,測驗的情境,智力,過去在類似情境中的經驗,主試者的特質,與受試的態度。 4.有些擁護者認為投射性繪畫是不受文化影響的,但有些人則挑戰這個假設。 5.Chapman和Chapman(1967)認為臨床工作者反覆地仰賴不正確的解釋,原因可能來自於他們所謂的「錯覺性相關(illusory correlation)」。 6.目前還沒有一套大家都同意的解釋或計分系統存在,且施測方法又各自不同。 優點: 1. 擁護者強調繪畫技術很簡單,可以迅速地施測,需要的材料很少,而且大部分受試者都很喜歡這種方式。 2.繪圖可產生很多與下列議題有關的假設:個案的自我概念、理想的自我、對異性的知覺、適應的程度、衝動性、焦慮、現實感和衝突領域。繪圖在理論上可作為這些組織歷程的性質與品質的指標。 3.繪圖技術可應用於各種不同年齡的兒童;也因為其為非語言技術,所

文档评论(0)

小玉儿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