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标题】鉴湖水污染的蚕豆微核技术鉴定研究 【作者】唐秀英 【关键词】鉴湖??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污染指数 【指导老师】何秀利 【专业】生物科学 【正文】1引言1.1蚕豆微核技术微核(micronucleus,MCN)是指由于生物受到内外环境因素的影响,染色体的结构发生异常变化,形成无着丝粒片段或导致染色体在后期时移动滞后。在细胞分裂后期,无着丝粒片段或滞后的染色体不能向细胞的两极移动,而是残留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附近,当子代细胞形成时,游离于细胞浆中形成微核[1]。蚕豆根尖细胞微核试验(Micronucleus test,MC-NT)技术是一种以染色体断裂及纺锤丝受损为测试终点的植物微核检测方法。它是一种应用于监测环境致突变物对人体和其他生物体的遗传物质产生危害的技术,并从细胞遗传学水平上探讨植物遗传物质的改变状况与环境污染程度的相互关系,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等优点[2]。1.2国内外研究现状 环境污染物质对人类及其它生物危害最为严重的问题是对细胞遗传物质造成的损害。因此,近二十年来在利用常规的物理、化学的监测方法的同时,?更为引人注目的是生物监测环境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尤其是细胞微核技术和四分体微核技术在动植物以及人类染色体受外界理化因子的损伤等方面的分析,?诱变剂的测试筛选,?以及应用于环境监测的研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发展[3-6]。早在1973年,IIeddle和Schmid首先建立了微核监测染色体损伤的方法。1978年,美国西伊里诺大学教授马德修(Te H siu Ma)?先生根据环境污染物会引起染色体的畸变而形成微核的原理,?首先利用生长于美国的紫露草花粉母细胞的MCN的数量作为测定环境污染的技术,?现已经被美国环境保护局列为监测污染物的常规指标之一[ 5]。1982年,Degrassi等利用蚕豆根尖微核试验,?检测了X—射线、丝列霉素C等多种淡水污染诱变剂损伤的微核效应。通过实验,他们提出了利用蚕豆根尖微核试验建立了诱变剂的检测系统?[7,8]。此后,众多国家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短短的二十多年时间内,应用范围不断拓展,测试体系多样化,测试方法也得到了不断的改进、简化与完善。中国在此方面的研究开展较早,1979?年方宗熙等与马德修合作开展“利用植物细胞微核监测环境污染”的研究[9]。吴辉、沈先平等学者用蚕豆根尖进行了一些有关试验,测示出污染物的遗传毒性,实验结果表明,微核率与污染程度呈正相关。后来,陈光荣等学者又提出用蚕豆叶尖细胞微核率来监测大气污染,结果也表明与污染程度呈正相关[10]。吴甘霖在利用水花生根尖微核技术(MCN)对马鞍山市废水的监测研究中,发现利用水花生根尖微核可作为监测水体污染的新材料。其根尖细胞微核率 MCN(‰),不仅可用于监测不同废水的污染程度,而且由于该植物长期生活在污染水体中,还能反映不同废水的污染物富集程度及现状。由于各种生物对污染物的反应不同,?同一种生物的不同品系对污染物也有相异的反应。因此,?很难建立一个统一的标准以供参考。此外,?微核的产生是生物对环境致癌,?致畸变物的综合反映,?只能说明致癌、致畸变物的存在,?而对于致畸变、致癌物的种类、数量并不能得出明确的结果,?必须通过化学物质监测来补充。某些植物对污染物较敏感,若污染较严重,?或处理浓度过大,?细胞大量死亡,或细胞分裂延缓,?反而使微核率降低,?从而并不能真实地反映污染状况。因此,?微核技术作为污染的监测系统,?还需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如将这种技术监测法与定性、定量测定污染物成分和含量的理化监测法相结合,对于比较全面的、精确的监测、分析污染物对环境的危害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微核技术监测环境污染将具有广阔的前景。1.3目的和意义蚕豆是经典的遗传学材料,其实验周期短,?一般两周左右,?实验时间不受限制,?一年中任何时间都可进行;其次经济,?简便,?不需任何特殊的设备处理,?易于推广并且易于在所控制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实验,?对处理溶液的pH值,?温度等要求不太严格;细胞分裂时间长,?易于掌握;其还可准确地反映某些因素对遗传物质的损伤效应。微核是染色体畸变类型之一。物理或化学因素诱发微核的剂量与效应和微核率与畸变率的相关非常显著。即微观改变可以显露宏观变化,从而预示污染物对生物和人类的潜在影响。蚕豆微核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环境污染,辐射损伤,化学诱变剂等的检测。该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生物学短期测试方法应用于监测水质污染也被许多国家列为常规指标,并列入水环境监测的规范化方法之一。近年来,?随着工农业的迅速发展,?人口激增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水体污染已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水体污染既危害环境,又危害人类健康。鉴湖位于重庆市长江师范学院李渡校区图书馆和实验楼附近,鉴湖的水资源是由上游马鞍街道的居民所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对牛顿的《原理》的理论框架的剖析.doc
- 分子直径对玻色粒子系统热力学性质的影响研究.doc
- 光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doc
- 机械能守恒量拉格朗日函数哈米顿函数比较研究.doc
- 基于Matlab条件下的直流电路分析.doc
- 基于范德瓦尔斯气体的蒸汽压方程研究.doc
- 基于范德瓦耳斯方程的液滴形成分析.doc
- 基于费米气体的蒸汽压方程的研究.doc
- 类比法对电磁理论创立中的作用.doc
- 浅谈师范生物理实验技能的培养.doc
-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二整本书阅读课件.ppt
- 中考语文复习积累与运用课件.ppt
- 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二)课件.ppt
- 四川省2015届理科综合试题48套第12套.pdf
- 【课件】战争与和平—美术作品反映战争+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美术湘美版(2019)美术鉴赏.pptx
- 【课件】青春牢筑国家安全防线 课件 2024-2025学年高中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主题班会.pptx
- 【课件】原始人的创造+课件高中美术湘美版(2019)美术鉴赏.pptx
- 上海证券-美容护理行业周报:流量加快去中心化,强运营头部品牌影响较小 -2024-.pdf
- T_CSEIA 1005—2023_能源工业互联网平台数据治理要求.pdf
- T_CDSA 504.16-2023_急流救援技术培训与考核要求.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