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江流域(重庆段)鱼类资源初步调查.docVIP

乌江流域(重庆段)鱼类资源初步调查.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标题】乌江流域(重庆段)鱼类资源初步调查 【作者】邱赞汁 【关键词】乌江流域??鱼类??资源调查??保护 【指导老师】韩宗先 【专业】生物科学 【正文】 1?前言 鱼类与人有着密切联系,它既是人类的食物来源,又可饲养供观赏。通过对鱼类资源的调查研究,搞清该地区鱼类的资源类型和生长发育规律,能更好地指导渔业生产,更好、更充分地利用有限的鱼类资源为人类服务;对珍稀濒危鱼类的调查研究,能为鱼类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最早对乌江流域鱼类资源研究的资料是清嘉庆11年(1806年)编的《青川县志》[1]。该文主要叙述乌江下游地区鱼类资源的利用情况。清光绪20年(1894)年李永祥编写的《黔江县志》都记录了鸭江鱼类18种,唐昌鱼类17种,并对其形态、生活环境、各处的俗称作了简要记述。比较全面的调查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主要有著作和文章有《四川鱼类志》[2]、《四川江河鱼类名录及分布概况》[3]、《乌江下游鱼类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等。其中《四川鱼类志》(1994)一书中详细记录了乌江下游鱼类资源17科114种,种类较多的科依次是鲤科、鲿科、鳅科、平鳍鳅科分别有72种、10种、7种、6种。《四川江河鱼类名录及分布概况》一书,书中记载了分布于乌江下游的鱼类102种。1980—1983年,邓其祥、施白南、何学福等对乌江鱼类进行了调查研究,馔写了《乌江下游鱼类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一文,该文章记述了乌江流域下游地区四川段水系鱼类112种分6目18科78属。王智慧等人于2000年11月至2001年1月对乌江索风营水电站库区进行的调查,并写了《乌江索风营水电站库区鱼类资源现状调查及预测评价》[4]。该文章记载了乌江索风营水电站库区河流内共有鱼类35种,隶属于4目10科32属,其中鲤科鱼类数量最多,共 21种。 乌江流域(重庆段)有着丰富的鱼类资源,但随着乌江流域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人类活动日益加强,加之三峡水库的兴建和蓄水,乌江下游涪陵段的水位升高,乌江的生态环境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鱼类资源的种类和数量发生了一定的改变,故当前对乌江重庆段鱼类资源进行调查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比较全面地整理了前人涉及该区的鱼类资源研究资料,结合乌江涪陵段的野外实地调查,就乌江流域(重庆段)的鱼类资源作专一题报道。 2?自然概况 乌江古称巴江、夜郎水、延江、黔江、枳江、涪水,是长江上游右岸最大的支流。乌江发源于云贵高原,分上、中、下游三段,从发源地的石缸洞至化屋基为上游,长338.6公里;化屋基至思南为中游,长366.8公里;思南至涪陵河口为下游,长344.6公里。乌江流域位于东经104°10′~109°12′,北纬25°56′~30°22′(图1),西以乌蒙山与金沙江支流横江-牛栏江为分水岭;南以苗岭与珠江流域西江上游红水河、北盘江为分水岭;东以武陵山与沅江为分水岭;西北以大娄山与赤水河、綦江为分水岭。主要横跨黔渝两省市,流域面积87920平方公里,海拔落差巨大,形成了天险水道,而且流域地区呈狭长带状,地形复杂。乌江流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区,降水充沛,流量较大,年径流量534亿立方米,河口年平均流量1690立方米/秒,为中国第二大河黄河河口年平均流量1820立方米/秒的92%。该区气候的形成以环流的季风性气候的地带性和青藏高原大尺度地形影响为背景,地形和大气环流对气候影响较为显著,春秋季受来自太平洋的东南气候的影响,夏冬季受来自印度洋西南气候的影响。 乌江流域(重庆段)为乌江的下游,流经酉阳、黔江、彭水、石柱、南川、武隆、涪陵7个区县,其支流主要有唐岩河、郁江、芙蓉江、大溪河等4条。这一地区主要为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具有温热、降水充沛、日照短缺、四季分明、山地垂直等特点。年均气温14.9~18.3℃(涪陵、武隆、彭水沿乌江河谷一带为高温中心),年均无霜期270~340天,年降水量1081~1375毫米,年均日照1035.4~1338.3小时(日照百分率23~30%),为全国低值区之一。 ? 图1??乌江流域图 3?调查方法 3.1?查阅资料法 查阅有关乌江流域(重庆段)鱼类资源调查研究的历史文献,了解乌江流域(重庆段)鱼类的生活环境,鱼类的种类组成以及渔获物的种类、数量和分布等相关情况。 3.2?访问调查法 到实地访问渔民捕获鱼的情况,同时了解以往渔获物的情况,以便于与现在渔获物的情况做比较分析。 3.3?抽样调查法 于2009年5月7日、2009年5月14日,分别在涪陵乌江码头进行了2次实地渔获物抽样调查。抽样调查方法为:鱼船渔获物的种类和数量,同时调查其它船的渔获物情况并做好纪录。 4?结果与分析 4.1?种类组成 经调查统计,乌江流域(重庆段)共有鱼类114种分别隶属于7目17科 77属。种类组成

文档评论(0)

精品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