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标题】重庆涪陵区农业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研究 【作者】陈 凤 【关键词】?农业生态环境??水土流失??水污染??对策 【指导老师】汪建华 【专业】生物 【正文】1?引言涪陵区地处重庆市中部,位于三峡库区腹心地带,长、乌两江交汇处,东邻丰都县,南接南川市、武隆县,西连巴南区,背靠长寿、垫江县,区境东西宽74.5千米,南北长70.8千米,幅员面积2941.46平方千米[1]P8。2005年,总人口111.78万,其中农业人口80.03万,占71.6%[2]。由于人为作用和自然气候、地形、地貌的因素,该地区农业生态环境的问题突出。涪陵工业较发达,各种类型企业众多,榨菜厂、水泥厂、化工厂、电厂、制药厂分布广泛。农业人口比重大,还兼有移民安置的任务。由于工业布局的不合理和乡镇基础设施的不完善,以及工业企业和农民多以效益优先为原则,忽视了环境的承载力,加上三峡库区的建设,涪陵的水土流失、水污染和农本身带来的污染等等问题严重,这些问题已成为制约涪陵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关系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目前对三峡库区农业生态环境研究比较少,特别是对涪陵地区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方面的研究,还未见报道,没有作过系统的研究分析因情取策。本文在调查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对涪陵区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能对加强涪陵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和依据。2?涪陵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2.1?坡地多,森林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涪陵属低山丘陵地带,海拔差异大,斜坡呈层状地貌景观,陡坡地段多。按地形高度,涪陵500m以下的区域1408.96km2,占幅员47.9%,501—800m区域1179.53 km2,占幅员40.1%,801—1200m区域267.67km2,占幅员9.1%,1201—1980m区域85.31 km2,占幅员2.9%?[1]P8。海拔500m以上的区域占了总幅员面积的52.1%?[1]P9。耕地主要分布于坡地上,据调查,涪陵大于25゜的坡耕地有21486.67公顷[3]。由于人多地少,复种指数达2.2[1]P23,潜在水土流失隐患。2003年,涪陵森林覆盖面积812 km2,覆盖率仅为32.8%[1]P17,森林生态系统较为脆弱。森林生态系统趋于简单化:林份多为马尾松等针叶纯林,混交林少,树种单一;森林资源结构比例不协调:天然林多,人工林少,幼龄林和中龄林占85%以上,用材林占70%[1]P17;森林分布极不均匀:受地质、地貌、气候、土壤、人为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主要分布于东部和南部,长江沿岸及北部分布极少。涪陵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夏季暴雨集中,加上历史上滥砍滥伐和一些建设项目未采取保护措施使全区的水土流失变严重。另外,三峡库区蓄水使土壤浸蚀强度进一步加大,以及库区农村移民后靠安置土地垦殖率加大,这必然加重库区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难度。涪陵各处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土壤侵蚀,微度侵蚀956.54 km2,占总面积32.58%;轻度侵蚀233.23 km2,占总面积7.92%;中度侵蚀1177.15 km2,占总面积39.96%;强度侵蚀498.59 km2,占总面积16.92%;极强度侵蚀76.52 km2,占总面积2.6%;剧烈侵蚀0.83 km2,占总面积0.02%。全区水土流失总面积达1986.32km2(不含微度侵蚀),占区总面积的67.42%,比重庆市平均水平高4.16%,比全国高29.19%。平均侵蚀模数4443t/km2?a,年土壤侵蚀总量717.55万吨[1]P66。其中,强度侵蚀以上的水土流失面积达1694.62 km2,占总水土流失面积的85.31%。2.2?水污染日趋严重涪陵区地表水水质以有机污染为主,主要污染物是总氮、粪大肠菌群、总磷污染,局部还有石油类污染,主要影响因素是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各类入河垃圾污染等。2003年,涪陵废水排放总量为9697万吨,主要包括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全年共排放COD 7500t、氨氮1428t,其中工业COD排放量占68.4%[1]P57。涪陵被称为榨菜之乡,各种规模的榨菜企业数量多,分布广,但只有少数企业有能力对榨菜废水进行处理,工业企业排放的COD在很大程度上来自榨菜废水。根据有关部门对25家榨菜企业COD排放量的统计,COD排放量达7077.9t/a,占到工业COD的48.00%[1]P57,还有其他化工、水泥、电厂、制药厂等COD排放量都居前面。同时,涪陵区的能源消耗主要是燃料煤、燃料油(含原油、汽油和柴油)、燃料气(含天然气、液化气和煤气)和电力。工业企业以燃料煤所占比例较大,全年消耗总量102.05万吨占49.4%[1]P58,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