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气的垂直分层 分层依据:温度随高度的变化 逆温效应 通常情况下9一10千米以下的低层大气中,空气的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逐渐降低,高山顶上的空气要比高山脚下的冷。气温的垂直分布是下层气温高,上层气温低。低层空气热量的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太阳直接照射,加热大气,但被大气直接吸收的很少,绝大部分是“透过”大气到达地面;二是地面在阳光的照耀下,吸收的热量增多,温度上升,地面和大气之间存在温差。地面将部分热量辐射出来加热了低层大气,这样离地面愈近的大气获得地面的热量愈多,温度也愈高。相反离地面愈远则温度愈低。(续) 逆温效应 有时候,低层空气也会出现与此相反的情形,即下层气温低,上层气温高。这种气温随高度递增的现象在气象学上称为逆温,出现逆温的大气有一定的厚度,这层大气称为逆温层。 逆温形成的因素很多,根据其成因可分为辐射逆温、平流逆温、下沉逆温和锋面逆温等。但是常见的是辐射逆温和平流逆温。例如:辐射逆温常发生在晴朗无云或少云的夜间,地面不断向外放出辐射能量而冷却,贴近地面的空气层也随之降温。由于愈靠近地面的空气受到地表的影响愈大,所以离地面愈近降温愈多,离地面愈远降温愈少。从而形成了自地面向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逆温现象。这种辐射逆温的厚度一般在几十米到几百米,大陆上常年都可出现,以冬季最强。日出后,地面的温度渐渐上升,逆温层也将消失。(续) 逆温效应的影响 逆温层的存在使空气处于稳定状态,空气中的垂直运动受到抑制。工厂里烟煤燃烧排放的烟尘、汽车尾气和地面上扬起的尘埃等有害气体聚集在空中不易向上扩散和稀释,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有逆温存在时空气质量差,晨练的朋友要特别注意避开这段时间,以免不清洁的污染物吸人体内,没有达到锻炼的目的,反而影响身体健康。 六、气候因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与气候要素 一 太阳辐射 在地表分布特点: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在时间上的变化:夏秋多,冬春少 二 大 气 环 流 1、调整全球水热平衡,影响各地气候 三 地 面 状 况—海陆分布 洋流的作用: 暖流对沿岸起增温、增湿作用;寒流对沿岸起降温、减湿作用。如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与北大西洋暖流 的关系;秘鲁沿岸荒漠气候与秘鲁寒流的关系 三 地 面 状 况—地形 三 地 面 状 况--地表覆盖状况 四 人 类 活 动 人为因子对气候影响是复杂的,但其影响主要通过三条途径进行的: 4、气候类型的判读 第一步,确定南北半球——最冷、最热月 第二步,确定热量带——最冷月气温 第三步,确定类型——降水情况 以“温”定带 气旋(低压) 反气旋(高压) 北半球 辐合上升,阴雨天气, 昼夜温差小 辐散下沉,晴朗天气, 昼夜温差大 注意风向判断 锋面气旋的判读 判读锋面类型 判读风速大小 判读天气状况 A B 思考: 1、该图反映的是北 半球还是南半球的天 气系统?是气旋还是 反气旋? 2、判断甲乙两处的锋 面分别是冷锋还是暖锋? 3、AB两地何处此时可 能正在降水? 南半球的气旋 甲为暖锋,乙为冷锋 B处可能正在降水 2.四地中气温的比较正确的是 A.①>④ B.②>③ C.③>② D.④=① 3.未来一段时间四地的天气变化是 A.①地气温上升,天气转晴 B.②地气压下降,天气转阴 C.③地气温下降,天气转晴 D.④地气温下降,天气转阴 读图完成: 1.有关①、②、③、④点气压的说法正确的是 A.p①>p②>p③ B.p②=p③>p① C.p④>p①>p② D.p②>p①=p④ (B) (B) (D) a b c d 0 气压 高 6日 7日 8日 9日 判断四条曲线所代表的天气系统, 如果纵坐标表示气温,判断a、c 所代表的天气系统名称。 上图是我国某天气系统在某地过境时的气压与风速 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示意图,分析判断回答1—2题。 1.该天气现象是 A.冬天大风寒潮天气 B.东南沿海台风天气 C.华北地区沙尘暴天气 D.长江流域伏旱天气 2、该天气系统是 A.快行冷锋 B.反气旋 C.强热带气旋 D.准静止锋 (B) (C) 等温线、等压面、等压线、等降水量线的判断 1、等温线判断在前面以讲 2、等压面表示的是垂直高度上气压分布状况 3、等压线表示同一高度上气压分布状况 判读:高、低压、高压脊、低压槽 天气状况和风向(锋面气旋的判断) 4.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与应用 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与上述等温线图的判读方法相似,也主要是看等降水量线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宝鸡市2010年高考地理复课会.ppt
- 《TimeOut》.ppt
- 《城轨施工测量》课程说课.ppt
- 《电力电子技术》西安交通大学电力电子与新能源技术研究中心.ppt
- 《名仕》杂志介绍.ppt
-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实施.ppt
- 02第二章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 - 上海交通大学一类课程.ppt
- 3.2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ppt
- 04都市内部结构.ppt
- 07年广东高考地理试卷分析.ppt
- 岸基供电系统 第4部分:工频电源.pdf
- 人教版八下英语Unit 5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rainstorm came_测试卷.docx
- 热带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程 木薯.pdf
- 草原防火阻隔带建设技术规程.pdf
- 渔用气胀救生筏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pdf
- 浙江省杭州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docx
- 重庆市渝北区六校联盟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教学大练兵语文试卷.docx
- 食品安全-花椒籽油 (2).pdf
- 2025年海博思创分析报告:储能集成“小巨人”,国内外业务进展可期.pdf
- 地理标志产品 宽城板栗.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