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二讲 中国人文地理概况.ppt

  1.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在图幅中部,用“?”符号(“?”画成3厘米左右长),表示该区域年降水量递减变化的总趋势。 (2)小冬作文中写道:“……烈日当空,我们爬上了山项,大家惊呆了。眺望山下,湖水碧波荡漾;俯视陡崖,使人心颤汗冒。下午,更神奇了。下山途中,突然,天空浓云密布,雷电交加,倾盆大雨哗哗而下。不一会儿,雨停了,太阳在天空又露出了笑脸……” 小冬所登山是图中我国著名的旅游名山,它的名称是    ;作文中描述的降水,按成因划分属    雨,这种类型的降水在图示区域的时间分布规律是                     。 (3)图中甲山脉多低谷、山口,形成这种地表特征的主要外力是    ;地质历史时期该山脉有多次岩浆侵入活动,由此推测该地可能出现的地理事物有            。 (4)比较长江中游“地上河”(荆江河段)与黄河下游“地上河”成因的不同及其治理措施的差异。 材料二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国在秦巴山区的十堰兴建了“二汽”。厂区分布在东西长32千米,南北宽8.5千米的二十多条山沟里。1981年,以“二汽”为核心的东风汽车公司(以下简称“东汽”)成立。为了进一步发展,2003年9月,“东汽”总部迁至图中乙地,标志“东汽”已全面搬迁。 (5)运用区位理论分析“东汽”从十堰搬迁到乙地的主要原因。 【解析】  (1)通过图像中提供的信息可以准确判定该图为我国中部地区长江中游一带。(2)从小冬作文中的形象描述可以分析出下山途中所遇降雨为对流雨——来之快去也快。(3)根据甲山脉沿纬线延伸,且纬度在25°N南北两侧,当属我国最南一列东西向山脉——南岭。由于地处南方,外力作用主要为流水侵蚀;历经多次岩浆活动,其表现出的地理现象应为岩浆岩或金属矿产的多样。(4)南北两处“地上河”的成因及治理措施不同,应从各自的河流特征和所处的自然环境分析。(5)东汽从十堰迁出的原因,是其孤居深山其区位的不利因素多于有利因素。乙地为武汉,地处平原、水陆交通便捷不难得出有利的区位条件。 【答案】  (1)箭头指向左,在图内大致呈水平状 (2)庐山 对流 多发生在夏秋季午后 (3)流水 岩浆岩(或花岗岩、或变质岩、或金属矿产) (4)成因不同:长江“地上河”:河道特别弯曲,水流不畅,泥沙容易沉积。黄河“地上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带来大量泥沙,下游水流平缓,泥沙大量沉积。 治理措施差异: 长江“地上河”:裁弯取直工程;建设长江中上游防护林。 黄河“地上河”:黄土高原打坝建库(或打坝淤地),抽引水灌溉(或引黄淤灌);黄河中游地区种草植树。 (5)十堰位于秦巴山区,交通相对不便,远离市场;位于山谷地区,工业集聚、协作条件欠缺。因而,工业区位条件差。 武汉(乙地)位于长江与京广铁路交会处,水陆交通发达,联系市场方便;武汉(乙地)地处江汉平原,工业用地、用水充足,农产富饶,劳动力资源丰富;武汉(乙地)位于长江沿岸工业地带,近钢铁产地,工业历史悠久,技术力量雄厚;武汉(乙地)临葛洲坝、三峡电站,能源供应充足。因而,武汉(乙地)工业区位条件优越。 地理分布图的解读程序如下 2.江苏是我国东部经济较发达的省份之一,但存在明显的南北差异。下图是苏南、苏中、苏北经济差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江苏南北经济存在的差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中地区包括长江沿线的扬州、泰州和南通三市,这里经济发展与苏北相比,有利的地理位置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北地区农业所占比重较大,简要评价苏北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近年来苏南部分产业逐渐向苏北转移,简要分析这种产业转移对苏北区域发展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苏南经济总量多于苏中和苏北;苏南第二、三产业比重大于苏中和苏北 (2)滨江、靠近苏南和上海发达地区 (3)地形平坦、水热充足,但水旱灾害多 (4)促进苏北经济结构的升级、促进城市化发展,促进劳动力就业,但可能加剧资源、生态和环境压力 读我国1978~2007年农、林、牧、渔业产值比重变化情况图,回答1~2题。 1.图例 分别代表的生产部门是(  ) A.渔业和种植业    B.林业和农业 C.牧业和林业 D.渔业和牧业 2.我国农业发展宜采取的措施是(  ) A.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种植业以粮食生产为主 B.在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多种经营 C.经济作物种植比重应该高于粮食比重 D.林业发展方面,主要注重经济效益,大力发

文档评论(0)

kak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24126005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