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五章 三国.ppt
一、三国概述 教学要点:“三国鼎立”的形成;魏、蜀、吴的社会状况;三国鼎立局面的结束。 教学内容: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曹操统一北方;赤壁之战;魏、蜀、吴的建立;曹魏的用人政策和屯田制度;诸葛亮的治蜀方略;孙吴的政治经济;曹魏灭蜀;西晋代魏。 考核要求:要求学生了解魏、蜀、吴三国的社会状况;掌握“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九品中正制”;弄清曹操能够统一北方而不能统一全国的原因;弄清诸葛亮的生平事迹;认识三国鼎立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又是怎样结束的。 二、东汉末年的军伐混战 东汉末年,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各地豪强趁机扩张自己的实力。董卓、袁绍是其中影响较大的实力派。 何进谋诛宦官,反为宦官所杀。中军校尉袁绍率军诛杀宦官。董卓趁乱领兵进入洛阳,废少帝,另立献帝,自称相国,独揽大权。190年,关东军阀推袁绍为盟主,进讨董卓。 董卓之乱是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导火线。 三、军阀割据 袁绍据有冀、青、并三州之地;曹操据兖、豫二州;刘备、吕布据徐州;袁术据扬州;刘表据荆州;刘焉据益州;孙策据江东;马腾、韩遂据凉州;公孙度据辽东。混战使“名都空而不居,百里绝而无民”,出现了“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惨状。 1、袁绍 2、曹操 曹操(155-220)字孟德,是东汉太尉曹嵩的儿子,20岁以“孝廉”入仕,曾任洛阳北部尉、典军校尉等职,是东汉末年势力发展最快的军阀之一。时人许劭评价说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三国志·魏志·武帝纪》)。他在军阀混战中脱颖而出,进而统一了北方。 3、官渡之战 (200) 200年(建安五年),终于爆发了著名的“官渡之战”。官渡在今河南中牟一带。开始,袁军气势旺盛,直逼官渡。曹操声东击西,斩袁军大将颜良于白马、又杀文丑于延津。然后以逸待劳,与袁军在官渡对抗半年。后利用许攸来降之机,亲率轻兵五千人夜袭乌巢,歼敌七万余人,袁绍仅率八百多人逃回河北。204年,曹操发兵尽取袁绍之地 207年东征乌桓,基本上统一了北方。 4、为什么曹操能够统一北方? 首先,他“挟天子以令诸侯”,在政治上取得优势。 其次,三次颁布“唯才是举”的命令,广泛聚集人才,延揽各方英雄为其效力,形成了一个比较坚强的领导核心。 再者,募民屯田获得成功,解决了军粮问题。为打败袁绍、统一北方积蓄了经济实力。 第四,赏罚严明,有一支战斗力较强的军事力量。 四、赤壁之战 (208) 208年曹军进至长江,乘船顺江而下,与孙刘联军在赤壁(湖北嘉鱼)相遇。曹军远道而来,不习水战,加之瘟疫流行,战斗力下降。鉴于北方士兵不习水战的情况,曹操错误地令士兵将战船用铁环连接起来。周瑜利用天时地利,巧施“苦肉计”,派黄盖诈降,乘东南风向曹营发动火攻,一举击溃曹军 。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史学家称之为“赤壁之战”。 五、魏、蜀、吴的建立 220年曹丕废汉自立,改国号为魏,建都洛阳,史称曹魏。 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 219年,派吕蒙袭杀关羽,夺取荆州。221年称吴王。222年,派陆逊迎击为给关羽报仇而率倾国之师东征的刘备,在“猇亭之战”中火烧连营,彻底击败了刘备的进攻。229年,孙权正式称帝,以建业为都,国号吴,史称孙吴。至此,三国鼎立的局面最终形成。 第二节、魏蜀吴的社会状况 一、曹魏 1、从“唯才是举”到“九品官人”。曹丕建魏后,采纳陈群的建议,开始推行“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即“九品官人法”。其办法是由司徒在中央选一批当大官的士族,让他们当原籍州郡的中正官,负责考察本郡士人,根据门第、德、才三项标准分为九品,写出评状,呈报吏部,作为选官用人的标准。这种用人政策与唯才是用相比,无疑是有所倒退。 2、屯田制与租调法 曹魏建国后,发展经济的措施仍然主要是实行屯田制。当时的屯田有民屯和军屯两种形式:所谓民屯是把召募来的流民和收编的黄巾军家属按军事制度编制起来,专门从事农业生产。民屯的组织系统自上而下是大司农→典农中郎将→典农都尉→屯司马→屯(田客五十人)。军屯又叫兵屯,是由军队进行的屯田。屯田的实行,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与屯田制相应的赋税制度是租调制。规定“收田租亩四升,户生绢两匹,绵三斤”。 二、蜀汉 1、夷陵之战 刘备因为吴国袭杀了关羽,夺取了荆州。为为关羽报仇东征。但由于指挥失误,被吴将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大败而归,不久刘备在“白帝城托孤”而死。 诸葛亮向南中用兵,先击杀高定元等人,并用马谡之策,七擒孟获。最终平定南中,解除了后顾之忧。 平定南中后,诸葛亮决计北伐。六出祁山大举伐魏,未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三、孙吴 孙吴的豪族政治 孙权所建立的吴国,依靠的主要力量是江南土著朱、张、顾、陆、虞、魏、孔、贺等大家族以及从北方迁到江南的周、张、鲁等士族势力。为此,他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