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和《浮士德》.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请仔细填写文档简介。如果是PDF扫描型文档则更应该简介,将增加至少百分之六十的访问量。

歌德和《浮士德》 教学目的: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文学地位 德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诗人和戏剧家,被恩格斯誉为“最伟大的德国人”; 世界文学史上的文学大师之一,与荷马、但丁、莎士比亚齐名的“世界诗人”。 二、生平与创作 出生于富裕市民家庭,父亲是市参议员。16岁上大学学法律。22岁毕业,取得法学博士学位。 1775—1786年在魏玛公国做了10年官。以后专事文学和科学工作。 1791年任魏玛宫廷剧院经理,领导剧院27年。1832年去世,终年83岁。 主要创作 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1774) 抒情诗和叙事谣曲《迷娘》、《流浪人的夜歌》 长篇小说《威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 《威廉·麦斯特的漫游时代》 (1795—1829) 诗剧《浮士德》(1749—1832) 美学思想 歌德的美学言论是创作实践和对各门艺术体会的总结,散见于《诗与真》、《箴言与回忆》、《关于艺术的格言和感想》、《歌德谈话录》。 1. 主张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结合。古典的和浪漫的区分是现实与理想之分。 2. 重视形象思维,从具体形象中表现一般。 3. 艺术与自然的关系是主客观的辨证关系。 4. 提出建立民族文学,第一个提出在各民族文学交流的基础上建立世界文学。 1、早期创作: 狂飙突进时期(1771.8—1775.5) 历史剧《铁手骑士葛兹·冯·伯利欣根》 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 抒情诗 特征:反对古典主义,崇尚感情,要求自由和个性解放。 2、魏玛时期(1775—1794—1805) 魏玛-意大利-魏玛 魏玛古典主义:又称德国古典文学。 是指18世纪末席勒与歌德在魏玛携手进行文学创作,使德国文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诗剧《浮士德》第一部(1808出版) 3、晚期创作(1805—1832) 自传《诗与真》和《意大利游记》 诗集《西东合集》 长篇小说《亲和力》和小说《威廉·迈斯特的漫游时代》 诗剧《浮士德》第二部(1832) 体裁: 书信体小说 主人公: 维特 绿蒂 维特的烦恼: 三、长篇诗剧《浮士德》 1、《浮士德》的创作过程 第一部:1806年完成,1808年出版 第二部:1831年完成,1832年出版 《浮士德》是歌德的毕生之作,从25岁开始创作,82岁完成,花了60年时间。 浮士德形象源于16世纪德国民间传说,传说中的浮士德是一个游方术士,用魔术吸引观众。他和魔鬼签订合同,以灵魂换取生前的享乐。最后被魔鬼引入地狱。 英国剧作家马洛将传说改编为剧本《浮士德博士的悲剧》(1588),描写为一个正面学者。 歌德受马洛影响,把浮士德塑造成一个追求自由,不断进取的叛逆者。 2、情节和结构 《天上序幕》 第一部,25场,不分幕 第二部,25场,分为5幕 第一部: 中年学者浮士德厌倦旧的书本知识,自杀未遂。魔鬼靡非斯特和他订约,魔鬼充当浮士德的仆人,尽量满足他的愿望。但是在浮士德满足的那一刻,浮士德的灵魂就永远为魔鬼所有。 浮士德与葛丽卿 订约后,浮士德返老还童,恢复青春,与少女葛丽卿恋爱。葛丽卿因用药过度,误杀母亲。哥哥与浮士德决斗而死。葛丽卿神经错乱溺死婴儿,被关进死牢。浮士德悲痛欲绝。 第二部: 浮士德从沉睡中醒来,获得新生,帮助宫廷度过财政赤字。 浮士德在魔鬼的帮助下,与古代美女海伦结合,生了一个儿子欧福良。欧福良因无限制的追求和高飞而早夭,海伦回到阴间。 浮士德围海造堤,领悟到“人需要每天去争取生活与自由,才配有自由与生活的享受”。他情不自禁地说:“时间你真美呀,请你停留!”倒地而死。靡非斯特正要攫取浮士德的灵魂,天使将浮士德的灵魂迎接上天。 3、思想意义 反映了当时德国及其欧洲资产阶级先进思想家的历史追求和局限性 《浮士德》思想内容的核心,是具有启蒙时代特征的人道主义和浪漫主义精神。 通过浮士德不断否定过去、不断追求的经历,反映了资产阶级先进人物努力克服内在外在矛盾,挣脱中世纪的精神枷锁,创建理想的资产阶级王国的艰苦历程,充分肯定了勇于实践、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 4、人物形象 浮士德 靡非斯特 靡非斯特形象 魔鬼靡非斯特是浮士德的对立人物,又是独特的社会势力的代表。 1. 靡非斯特的精神特征:否定精神。本质是“作恶”,具有“造善”的作用。他从作恶的动机出发,诱惑浮士德沉沦,实际上却推动浮士德向上。因此,他是“作恶造善的力之一体”。

文档评论(0)

倾国倾城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