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视而不见的奥妙
火与人类
火的发明大约在公元前50万年。在北京周口店中国猿人生活过的山洞
里,曾经发现有很厚的灰烬和一些经火烧过的动物骨骼化石与灰土,这证明
他们已经学会了用火。
火的利用可以说是人类在化学史上的第一个发明。人类由于使用了火,
不仅有了防御野兽侵害的有力武器,而且从吃生食改变为吃熟食,缩短了消
化过程,从而促进了人类机体的生理变化和发展。火对于人类物质文明的发
展也具有重要意义,陶器的制造以及金属的冶炼都是由于使用了火的结果。
关于火的问题,在17世纪末和18世纪初,由于欧洲冶金工业的迅速发
展,要求化学家们对金属的冶炼和锻烧等现象作出解释。大约在1700年左
右,德国化学家斯塔尔等人提出了一个燃素学说的理论,认为在一切可燃性
物体中都含有燃素,不能燃烧的物质是因为缺乏燃素。这种错误的学说统治
了化学界近一百年,阻碍了人们对火的本质的探讨,一直到1777年,拉瓦锡
发现了氧,才把燃素学说彻底推翻,揭开了燃烧之谜。拉瓦锡向巴黎科学院
递交了 《燃烧概论》的科学报告,他指出:燃烧能够放出光和热,物质燃烧
是可燃物跟空气里的氧气所发生的化学变化。
在当今社会里,燃烧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利用燃烧放出的
热量,熔炼金属;在家庭生活中,烧水、做饭、取暖;利用柴油、汽油的燃
烧,开动火车、汽车、飞机、拖拉机;利用火药急速燃烧而引起的爆炸,劈
山开矿,挖掘隧道;在军事上,制造炸弹、炮弹、凝固汽油弹、火焰喷射器,
打击来犯的敌人;而高能燃料液态氢的燃烧,能产生强大的推力,把巨大的
宇宙火箭送入太空。
燃烧既能造福于人类,也能给人类带来灾害。众所周知,燃烧能引起火
灾。1987年,我国大兴安岭的一场特大森林大火,燃烧了28天,火灾面积
达101万公顷,使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了巨大损失。
在煤矿里,瓦斯或煤尘的急速燃烧,能造成严重的爆炸事故,生产面粉
的车间,飞扬于空气中的细小面粉颗粒,在空气中达到一定含量时,遇明火
也能急速燃烧而引起爆炸。
在工业集中、人口众多的大城市,煤、石油产品、天然气等燃料的燃烧,
会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颗粒粉尘等空气污染物,危害人
类健康。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每天都要同火打交道,烧水、做饭,样样离不开它。
然而,用火必须注意防火,忽视安全,思想麻痹或缺乏防火知识,就可能导
致火灾,给人们带来痛苦和灾难。
任何一场火灾的发生,都要具备三个条件,即可燃物 (如纸张、木材、
棉花、油类等),助燃物 (如空气)和着火源(如烟头、灰火等)。如果把
这三个条件分别控制起来或隔离开,火灾就不可能发生;如果去掉其中的某
一个条件,火灾也同样不会发生。
每一种可燃物都有自己的燃点和自燃点。例如木材的燃点一般在250~
350℃,自燃点一般在350℃左右;棉花的燃点为150℃左右,自燃点约为400
℃;汽油的燃点在-58~10℃,自燃点在255~530℃之间,食用油的燃点在
140~300℃之间,自燃点在350~570℃之间。如果温度达到了这些可燃物的
燃点时,遇到明火就会着火,当然,燃点越低,越易着火;若温度达到了可
燃物的自燃点,即使不遇明火也会起火。因此,预防火灾最重要的措施是对
可燃物要妥善保存,尤其要避免与火种接触。
水有良好的灭火性能,是最常见、最经济、最方便的灭火剂。水有很大
的热容量,1升水升高1℃,能吸收1千卡的热量。因此,把水浇在柴草、木
材等一般燃烧物上,能使燃烧物的表面温度迅速降到燃点以下;同时,1升
水受热气化后能产生1700多升的水蒸气,水蒸气可以稀释燃烧区的可燃气体
和助燃气体的浓度,并能阻止空气进入燃烧区,从而使火熄灭。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火灾都能用水作灭火剂。例如,油类失火、电器失
火等。油类的比重比水小,且与水互不相溶,水浇洒在燃烧的油上,会发生
冷水遇高热的喷溅现象,油浮于水面,继续燃烧,并随水流溢,使燃烧面积
扩大。水有一定的导电性能,用直流水柱扑救电器设备火灾,会电伤人。
一种简便,容易操作的灭火器叫泡沫灭火器,它是一个带有喷嘴、提手
和顶盖的圆柱形红色钢瓶,钢瓶内盛有碳酸氢钠溶液发泡液和一瓶硫酸铝溶
液,挂在墙上待用。一旦发生火灾,迅速从墙上取下,提至失火处,将灭火
器倒转过来,喷嘴对准火源,马上便有大量泡沫喷出,进行灭火。因为,泡
沫灭火器倒转过来以后,本来分开盛放的碳酸氢钠溶液和硫酸铝就可以混和
在一起,发生下列化学反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