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2高考总复习训练(人教大纲):1.3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doc
题组一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2009年高考上海卷)下列对化学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 )
A.会引起化学键的变化
B.会产生新的物质
C.必然引起物质状态的变化
D.必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解析:选C。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新化学键的形成,化学反应中会产生新的物质并伴随着能量变化,但物质状态不一定发生变化,如:N2(g)+3H2(g) 2NH3(g)。故选C。
2.(2010年高考山东卷改编题)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
B.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
C.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的反应热
D.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不同
解析:选C。根据生成物总能量和反应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把化学反应分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吸热反应的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放热反应的生成物总能量低于反应物总能量;反应速率是单位时间内物质浓度的变化,与反应的吸热、放热无关;同温同压下,H2(g)和Cl2(g)的总能量与HCl(g)的总能量的差值不受光照和点燃条件的影响,所以该反应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相同。
题组二 反应热的计算
3.(2010年高考大纲全国卷Ⅱ)下面均是正丁烷与氧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5 ℃,101 kPa):
①C4H10(g)+eq \f(13,2)O2(g)===4CO2(g)+5H2O(l);
ΔH=-2878 kJ·mol-1
②C4H10(g)+eq \f(13,2)O2(g)===4CO2(g)+5H2O(g);
ΔH=-2658 kJ·mol-1
③C4H10(g)+eq \f(9,2)O2(g)===4CO(g)+5H2O(l);
ΔH=-1746 kJ·mol-1
④C4H10(g)+eq \f(9,2)O2(g)===4CO(g)+5H2O(g);
ΔH=-1526 kJ·mol-1
由此判断,正丁烷的燃烧热是( )
A.-2878 kJ·mol-1 B.-2658 kJ·mol-1
C.-1746 kJ·mol-1 D.-1526 kJ·mol-1
解析:选A。燃烧热的定义是1 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的热量。本题中的稳定氧化物指的是CO2(g)和H2O(l),故A项正确。
4.(2009年高考天津卷)已知:2CO(g)+O2(g)===2CO2(g);
ΔH=-566 kJ/mol
Na2O2(s)+CO2(g)===Na2CO3(s)+eq \f(1,2)O2(g);
ΔH=-226 kJ/mol
根据以上热化学方程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O的燃烧热为283 kJ
B.如图可表示由CO生成CO2的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
C.2Na2O2(s)+2CO2(s)===2Na2CO3(s)+O2(g);
ΔH-452 kJ/mol
D.CO(g)与Na2O2(s)反应放出509 kJ热量时,电子转移数为6.02×1023
解析:选C。A项,燃烧热的单位错,应为kJ/mol;B项,图中物质的量标明错误,应标为2 mol CO、1 mol O2和2 mol CO2,且题中图只能表示能量关系,不表示反应过程;CO2气体的能量大于固体的能量,故C项中放出的能量应小于452 kJ,则ΔH用负值表示时,则大于-452 kJ/mol,正确;由盖斯定律得:CO(g)+Na2O2(s)===Na2CO3(s);ΔH=-509 kJ/mol,消耗1 mol CO,电子转移数为2×6.02×1023,D项错。
题组三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5.(1)甲硅烷(SiH4)是一种无色气体,遇到空气能发生爆炸性自燃,生成SiO2和水蒸气。已知室温下1 g甲硅烷自燃放出热量44.6 kJ,其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Cl2和H2O(g)通过灼热的炭层生成HCl和CO2是放热反应,当1 mol Cl2参与反应时释放145 kJ的热量,写出这个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1某公司安全管理制度》.doc
- 《ETF融资融券的应用策略》.ppt
- 《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点)培训》.ppt
- 《车间设备与工具管理》.doc
- 《T5_直管荧光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 《变坡带式输送机整体设计说明书》.doc
- 《财政处罚流程图》.doc
- 《超声波仪器和探头的使用校验》.doc
- 《杭州倒车雷达市场调研报告》.doc
- 《成都直营06-07冬春订货分析2稿》.ppt
- 《北京市宣武10-11学年高二会考模拟试题(化学)》.doc
- 《2012高考总复习训练(人教大纲):2.1 钠及其化合物》.doc
- 《北京首师大大兴附中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研讨会资料:《线性规划》教学设计(新人教A版)》.doc
- 《2012高考总复习训练(人教大纲):2.2 碱金属元素》.doc
- 《北京首师大大兴附中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研讨会资料:《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教学设计(新人教A版)》.doc
- 《2012高考总复习训练(人教大纲):4.1 氯气》.doc
- 《常熟市一中11-12学年九年级10月阶段性检测卷(思想品德)无答案》.doc
- 《2012高考总复习训练(人教大纲):4.2 卤族元素》.doc
- 《初三物理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Ⅰ卷)》.doc
- 《初三物理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Ⅱ卷)》.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