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比如歌曲中有“九曲黄河”,乐器中有“九音锣”,体育活动中有“九柱戏”,兵器中有“九节鞭”,地名中有“九寨沟、九华山、九江、九龙”等。(其他数字的解说略。) 三、解题指导 本题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不同语言中动物词语的分析,使我们了解不同的民族文化,特别是民族心理对语言的不同影响。 参考答案:汉文化中的忍辱负重、吃苦耐劳的象征,非牛莫属;而在俄罗斯文化中,马才是任劳任怨的典范;在阿拉伯文化中,坚韧、忠诚和力量的象征则首推骆驼。再以“狮”和“虎”为例。对英国人和大部分西方人来说,狮子在西方是“百兽之王(king of the animals)”,从“regal as a lion(狮子般庄严)”,“majestic as a lion(狮子般雄伟)”等词语可以看出,狮子享有很高的声誉。 12世纪后期英王理查一世因勇武大胆而被誉为“lion-hearted Richard(狮心理查)”。雪莱在他的诗中也以勇武的狮子比喻英国人民:“Rise,like lions after slumber(快像狮子般从梦中醒来)”。难怪英国人会选狮子作为自己国家的象征。而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百兽之王”则非虎莫属,从“虎踞龙盘”等成语到“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等熟语均可看出,在中国人眼里,虎才是“王者、威猛、力量”的象征。汉语中常用“虎”来形容威猛勇武和雄心胆量,诸如“英雄虎胆、虎背熊腰、生龙活虎”。 古时称勇士为“虎赍”,称勇将为“虎将”,称将军在战场的营帐为“虎帐”等等。当然,汉语中的“虎”也有贬义的地方,虎凶猛残忍、冷酷无情,故有“拦路虎、狐假虎威、苛政猛于虎”等。由于汉英文化中狮虎喻体的不对等,使得同一个喻义需要不同的喻体。如汉语说“虎头蛇尾”,英语说“in like a lion,out like a lamb(来若雄狮,去若羔羊)”;汉语说“拦路虎”,英语说“lion in the way”;汉语说“老虎屁股摸不得”,英语说“Don’t touch the lion”。 高考真题示例 本节介绍了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本节内容没有和考纲直接对应的考点,但涉及语言运用得体这个考点,和现代文阅读中“探究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人文精神”有一定关联。学习这一节内容,对于我们正确理解语言和民族文化的关系,感受民族精神,培养民族自豪感都有重要的意义。 考点链接 经典例析 例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题。 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包含着某种普遍性。 艺术,例如诗歌、绘画、音乐等,用创新的手法去唤起每个人的意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着的、已经存在的情感。如李白在《把酒问月》中写道:“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而三百多年后,苏轼作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 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咏诵这些诗的时候,它们的相似之点和不同之处同样感动着读 者。尽管李白、苏轼生活的时代和今天的社会已经完全不同了,但这些几百年乃至一千年前的诗歌在今天人们的心中仍然能够引发强烈的感情共鸣。 同样,我们现在阅读莎士比亚的著作,或者观赏莎士比亚的戏剧,不论是原文或译文,也有着和几百年前英国的读者观众相似的情感共鸣。情感越珍贵,反响越普遍,跨越时空、社会的范围越广泛,艺术就越优秀。 科学,例如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对自然界的现象进行新的准确的抽象,这种抽象通常被称为自然规律。定律的阐述越简单、应用越广泛,科学就越深刻。尽管自然现象不依赖于科学家而存在,但对自然现象的抽象和总结却属于人类智慧的结晶,这和艺术家的创造是一样的。 在科学中,人们研究物质的结构,知道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构成,原子又都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核又由质子、中子组成,质子、中子又由夸克组成等。人们认识了物质的基本结构,进而去认识世界和宇宙。 科学技术的应用形式会不断发生新的变化,但其科学原理并不随这些应用而改变,这就是科学的普遍性。 在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科学上有两个关键性的发现,它们看上去似乎有些神秘,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无关。一个是迈克耳孙和莫雷在1887年做的光速实验,另一个是普朗克在1900年发现的黑体辐射公式。前者是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实验依据,后者为量子力学奠定了基础。正是有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20世纪的科技发展,如核能、原子物理、分子束、激光、X射线技术、半导体、超导体、超级计算机等,才得以存在。因此,科学原理应用越广泛,在人们社会生活中的表现形式也越多样化。 (取材于李政道的文章《楔》) 1.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人类意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着的情感是人类创造力的基础。 B.举李白、苏轼作品为例,表明体裁不同的作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老人与海鸥 5.ppt
-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3.ppt
-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4.ppt
- 2012届二轮专题1 地球和地图教案.doc
- 2012届二轮专题24环境保护教案.doc
- 2012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醇酚课件.ppt
- 2012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芳香烃课件.ppt
- 2012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卤代烃课件.ppt
- 2012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氧化还原反应课件.ppt
- 2012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有机化学实验小结课件.ppt
- 人教新课标版高二《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登岳阳楼》《菩萨蛮(其二)》课件(精品课件).ppt
- 人教新课标版高二《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国殇》《燕歌行》课件(精品课件).ppt
- 人教新课标版高二《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积雨辋川庄作》《旅夜抒怀》《新城道中(其一)》课件(精品课件).ppt
- 人教新课标版高二《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扬州慢(淮左名都)》《长相思(山一程)》课件(精品课件).ppt
- 人教新课标版小学六上《老人与海鸥》课件.ppt
- 人教新课标版高二《中国小说欣赏》3.5《“三言”》优化教学课件.ppt
- 人教新课标版高二《中国小说欣赏》3.6《红楼梦》优化教学课件.ppt
- 人教新课标版高二《中国小说欣赏》第三单元《人情与事态》单元归纳与整合课件.ppt
- 人教新课标版高二选修6Unit 4 Global Warming-Reading 课件.ppt
- 人教新课标版高二选修6Unit 4 Global warming课件Period 2 Global warming.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