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塘旅游自制攻略.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到达路线: 武汉(火车)————杭州(汽车)————九堡(大巴)—————西塘 景点:(按进出顺序) 江南瓦当陈列馆 瓦当是一种材质简陋的建筑装饰配件,由于它不易保存,年代久远,具有一定历史价值。 该馆内有花边滴水、筷笼、步鸡、砖雕、古砖、陶俑六大类300多个品种,其中有及富美好愿望的传统瓦当;有带宗教色彩的寺庙瓦当,有表明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图案瓦当。 安境桥立于胥塘河上,是镇上的交通中心。安境桥原为以前的中塘桥,其前身即老的安境桥。它建于明代,横跨当时斜塘的两个乡。胥塘河为两乡的界河,此桥连两境,故命名为安境桥。过安境桥至鲁家桥,桥下的东西向河道即为烧香港。 烧香港 倪宅 烧香港内民居基本保留明清时风貌,小河悠悠,石驳岸里镶嵌着一个个石河埠。 连绵屋宇中一条条古弄前通河后达田,中间曲径通幽。港北有高街沿李姓大弄、小弄、倪家弄。港南有坟浜弄。 坟浜弄 陆邦墓地的四周都挖有小河浜,上面架着两座桥。一座叫文庵桥,另一座叫金银桥。坟墓的周围竖有石牌楼、石狮子、石乌龟,还竖有一块石牌,记载陆邦的生平。坟浜弄在西塘镇烧香港南。弄中最出名的,莫过于一对陆坟银杏。弄中著名的陆坟银杏,共两棵,雌雄一对。种植于明洪武年间,距今已有600多年。该处原系御史陆邦墓地的一部分,一株种植于陆邦祖父墓东北侧,一株在西南临水,故称“陆坟银杏”。 五福桥 五福桥建于明代正德前,为单孔石级桥,桥长14米,桥孔跨度7.5米。它连通烧香港东端的南北两岸。在清代光绪年间重修,此桥保存尚好,石级石栏尚整齐。所谓五福即福、禧、寿、禄、善终。这是民间对人生的五大追求和祈愿,用在桥上是造桥人对过桥人的祝福,希望此桥能给人们带来的不仅是方便,而且还有每个人所希望的种种吉利。 望仙桥 望仙桥建于宋代,座落在镇南烧香港底福源宫前,初为单孔石台木板桥。相传以宋代福源宫道人唐立桥望仙得名。过桥至河北岸,右转沿河道向前即到东岳庙。 圣堂 圣堂香火最旺盛的时候,许多香客只能在堂外街边地上插烛而拜。到了春节,举行圣堂庙会的时候这条街就更热闹了,烧香客的队伍从圣堂一直排到烧香港口。街边还会有临时设的饮食摊,圣堂的大殿卖各式各样的画张,当地百姓中有谚语:逛庙会,看画张,吃烧卖。每年正月初五,镇上的商人们必定去圣堂烧香祭拜,用家里南瓜糊做的元宝,换圣堂的元宝,意喻一年财源滚滚。春节至正元宵节期间 “逛圣堂”是西塘的一大传统节日。 明清木雕馆 位于烧香港北。该馆陈列着250多件明清时期以来以西塘为代表的江南地区民居建筑木雕,有梁架、梁垫、撑拱、雀替、格窗等,雕刻技巧丰富多彩,剔地、地刻、漏雕、透雕等各展奇工,图案典雅、工整、精致美观,集中展现了江南民居木雕特有的柔美、细腻、清新、绚丽的格调。 狮子桥 又名里仁桥,因桥栏望柱上雕有形态各异的小石狮八尊,民间又称此桥为狮子桥。这座桥的历史很长了,从其中狮子的风化程度我们就可以看出其中悠久而古老的历史。不过这里的狮子雕塑当然比不过卢沟桥的形态各异。这里的狮子稍显笨拙,没那么灵巧。但是这是西塘众多桥中唯一的具有雕塑的那么一座,从这么看来这也就不足为奇它的珍贵之处。但是在这里你可以看到的是历史对于时间的召唤洗涤,领略到西塘悠久的文化历史是在几千年的自然人文磨损,自然风化中残存下来的精品之作了,实属不易。 中国酒文化博物馆 西部的酿酒世家刘西明先生看中了酒镇西塘,将他几辈人收藏的酒文化实物在这里陈列展示,在原有黄酒陈列馆的基础上新开了“中国酒文化博物馆”。从一个酒文化的侧面,用数百件实物对中国酒文化进行了全方位的探讨,融知识性、趣味性、学术性于一体,在追本溯源中,提示了中国酒文化的清晰背景及其深刻内涵,涉及到民俗学、史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医学等多种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 卧龙桥 卧龙桥位于北栅市河口,中国酒文化博物馆以北,系单孔石拱桥,卧龙桥全长31.46米,宽5米,高5.5米,为镇上最高之桥梁。桥东坡32级,西坡30级,西堍朝南转角处还有9级。卧龙桥拱圈为纵联并列砌置,工艺精湛,建成于1719年(清康熙五十八年)。过桥沿北栅街向南即到永宁桥。 历史背景: 据史料记载,卧龙桥最初建于明代,但当时仅是一座小木桥,每逢雨天行人一不小心就会滑倒。相传清康熙年间,桥旁居住一位姓朱的竹篾匠,生性善良。一天,他亲眼看见一位孕妇过桥时落水而死,就立志募捐造桥。他削发为僧去化缘,取名广缘,以铁链穿肩,苦行奔走十余年,终于募得白银三千余两,于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开始动工建造石桥。他因化缘积劳成疾,未曾完工就得病而死。广缘和尚死后十日,石商运来了一批据说是广缘五天前订购的石料,镇上工匠个个惊诧,说广缘和尚已在十天前亡故。这件事不久便传遍了整个西塘镇,远近居民纷纷捐助,没有多少时间就将卧龙桥建成了。 清代咸丰年间,太

文档评论(0)

企业资源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