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激发作文教学的灵感
[关键词]农村小学 作文教学 美 观察 灵感 讲评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相对于拼音、字词和阅读教学而独立存在的教学系统,既是语文教学有机的组成部分,又是语文教学的目的和归宿之一。综观目前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无论是从教师施教来说,还是从学生受教来说,都没有彻底摆脱孤立的、零碎的、应试型的模式,作文的教与学没有进行较好的融合。
一、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剖析
首先,作者将对目前农村作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从而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对症下药,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教师施教过程存在的问题[1-3]
(1)内外不平衡
这里的内外不平衡是指教师重视课内教学,忽视课外教学。大部分教师的作文教学还是封闭型的。一学期下来,除课内作文以外,很少让学生到课外生活中观察、练笔,闭门造车,老师讲,学生听,然后学生写,脱离了生活,作文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形神未兼备
形主要是指形式,神则指内容。作文教学大多从形式入手,平时既不具体指导学生观察生活,又不向学生提出积累材料的要求,不帮助学生解决作文的内容问题,最终导致学生作文无话可写,无情可抒。
(3)人文有分离
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注重字、词、句、篇的训练,很少考虑“人”的因素,对学生作文中的空话、假话,视而不见,不进行教育,致使学生越写越不真实。有些语文老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过于束缚学生思维,从开头到结尾,从写作内容到中心思想,从列定提纲到详略的取舍,无所不包,而且还有字数的规定,学生自由表达欲望和能力被抑制,写出的作文千篇一律,读起来味同嚼蜡。
(4)批改不到位
学生好不容易写出来的作文,是他们劳动的成果,他希望早点看到老师给予的评价。可是,老师改一个班的作文少则三五天,多则半个月,学生都忘记了自己的作文是什么了,这时老师把作文本发下来了,负责任的老师会改出错别字病句写上评语。不负责任的老师除了简单的评语再也没有给学生留下红墨水,导致学生写作兴趣全无。
(二)学生受教过程存在的问题
(1)写作功底欠缺
学生写作过程中随意使用标点符号、书写潦草、语句不通、错别字多、写不出一些常用成语中的字,如“揠苗助长”的“揠”、“沧海桑田”的“沧”、“礼尚往来”的“尚”等。不能正确分辨文体,分不清记叙文、应用文的语体差别,日常使用的请假条之类的便条写不好,甚至连检讨书都不会写。
(2)模仿现象严重
现在,小学生的作文真假难辨。往往是老师在布置了作文以后,学生不是去思考应该怎样去选内容写作文,而是去翻作文选,看看上面是否有类似的文章,如果有,则是一抄了事,或者略作改动。所以现在小学生作文假话、空话、套话满篇,没有个性特色,没有真情实感的作文在小学生作文中占了很大的比重。
(三)其它问题
(1)考试命题太老套
翻开如今的小学生作文命题,就会看到一些空洞的题目,一些又老又俗的作文题,有的题目写了一年又一年,很难再有创新的文章出来。
(2)学校条件有限制
由于农村生活比较单调,环境相对封闭。学校藏书基本没有,学生们也没有读书的习惯,导致他们视野较窄;积累贫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二、让创作与美丽结合
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教师不仅要从培养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习惯,鼓励学生打破习惯性思维进行创新方面入手,更要从情感上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用心去教学,正确的引导学生深入观察,寻找美,描绘美,并能用“美丽的评语”称赞学生,鼓励他们。
(一)用心观察,寻找美
“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流个不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只要教师能够正确的引导学生做个有心人,学会观察身边的人、事、物,一定能找到平凡中蕴含的美。很多农村的孩子都认为没有城里孩子见识广,没什么可以写的,其实不然,他们可以享受乡村气息的学校生活,每天都能看到美丽迷人的田野山川,可以和讨人喜欢的家禽家畜亲密接触,可以尽情汲取特色各异的地方文化,感受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4]。更重要的,他们传承着父老乡亲的淳朴勤劳,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劳动锻炼,他们同样有着愉快难忘的童年趣事:丢沙包,踢毽子,捉迷藏……其乐无穷,这些或许在他们看来都是习以为常的再普通不过的事情,却是写作的源泉。
天然美才是真的美,成长在农村的孩子们更是多了亲近自然,接触这种天然美的机会。在万物复苏,绿肥红瘦的暖春,教师可以带着孩子们去踏春,寻找冒出枝头的嫩芽,钻出来放叶透青的芦笋,叮咚作响的溪水,感受阳春三月的微风拂面。春天在孩子们的指尖悄悄溜走,迎来的是林木苍翠,知了歌唱的酷暑,这个时候可以带着他们去踩夏,寻找初夏阳光从密密层层枝叶间投射到地上的铜钱般大小的光斑,倾听雷声隆隆,粗犷豪爽的夏雨,感受扑面而来的热气。走过酷暑,又走进丹桂飘香,秋高气爽的金秋,教师可以带着孩子去观秋,寻找飘落地面的第一片树叶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