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doc
第八章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
第一节 建筑施工安全专业知识
一、建筑施工的特点及伤亡事故类别
建筑业事故的特点是由建筑施工的特点决定的。
(一)建筑施工的特点
1.产品固定,人员流动
建筑施工最大的特点就是产品固定,人员流动。任何一栋建筑物、构筑物等一经选定
了地址,破土动工兴建后就固定不动了,但生产人员要围绕着它上上下下地进行生产活
动。建筑产品体积大、生产周期长,有的持续几个月或一年,有的需要三五年或更长的时
间。这就形成了在有限的场地上集中了大量的操作人员、施工机具、建筑材料等进行作
业,这与其他产业的人员固定、产品流动的生产特点截然不同。
建筑施工人员流动性大,不仅体现在一项工程中,当一座厂房、一栋楼房完成后,施
工队伍就要转移到新的地点去建设新的厂房或住宅。这些新的工程可能在同一个街区,也
可能在不同的街区,甚至是在另一个城市内,施工队伍就要相应在街区、城市内或者地区
间流动。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用工制度的改革,施工队伍中绝大多数施工人员是来自农村
的农民工,他们不但要随工程流动,而且还要根据季节的变化进行流动,给安全管理带来
很大的困难。
2.露天高处作业多,手工操作,繁重体力劳动
建筑施工绝大多数为露天作业,一栋建筑物从基础、主体结构、屋面工程到室外装修
等,露天作业约占整个工程的70%。建筑物都是由低到高构建起来的,以民用住宅每层高
2.9 m计算,两层就是5.8 m,现在一般都是七层以上,甚至是十几层几十层的住宅,施
工人员都要在十几米、几十米甚至百米以上的高空从事露天作业,工作条件差。
我国建筑业虽然有了很大发展,但至今大多数工种仍然没有改变,如抹灰工、瓦工、
混凝土工、架子工等仍以手工操作为主。劳动繁重、体力消耗大,加上作业环境恶劣,如
光线、雨雪、风霜、雷电等影响,导致操作人员注意力不集中或由于心情烦躁违章操作的
现象十分普遍。
3.建筑施工变化大,规则性差,不安全因素随着形象进度的变化而改变
每栋建筑物由于用途不同、结构不同、施工方法不同等,危险有害因素不相同;同样
类型的建筑物,因工艺和施工方法不同,危险有害因素也不同;在一栋建筑物中,从基
础、主体到装修,每道工序不同,危险有害因素也不同;同一道工序,由于工艺和施工方
·369·
法不同,危险有害因素也不相同。因此,建筑施工变化大,规则性差。施工现场的危险有
害因素,随着工程形象进度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每个月、每天,甚至每个小时都在变化,
给安全防护带来诸多困难。
从上述的特点可以看出,在施工现场必须随着工程形象进度的发展,及时调整和补充
各项防护设施,才能消除隐患,保证安全。
(二)易发和多发事故的类别
从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以及建筑施工的特点可以看出,施工现场的操作人员随着从基础
_主体_÷屋面等分项工程的施工,要从地面到地下,再回到地面,再上到高空。经常处在
露天、高处和交叉作业的环境中。建筑施工的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和机械伤害等4
个类别的伤亡事故多年来一直居高不下,被称为四大伤害。随着建筑物的高度从高层到超
高层,其地下室亦从地下一层到地下二层或地下三层,土方坍塌事故增多,特别是在城市
里拆除工程增多,因此,在四大伤害的基础上增加了坍塌事故,建筑施工也就从四大伤害
变成了五大伤害。据2007年全国建筑施工伤亡事故分析,2007年全国共发生房屋建筑和
市政工程建筑施工事故859起,死亡1012人。事故类别是高处坠落、坍塌、物体打击、
触电、起重伤害等。这5类事故的死亡人数共915人,分别占全部事故死亡人数的
45. 45%、20. 36%、11. 56%、6.620/0、6.42010,总计占全部事故死亡人数的90. 42%。
(三)建筑施工中危险源的识别
下列5类事故发生的主要部位就是建筑施工中的危险源。
1.高处坠落。人员从临边、洞口,包括屋面边、楼板边、阳台边、预留洞口、电梯
井口、楼梯口等处坠落;从脚手架上坠落;龙门架(井字架)物料提升机和塔吊在安装、
拆除过程坠落;安装、拆除模板时坠落;结构和设备吊装时坠落。
2.触电。对经过或靠近施工现场的外电线路没有或缺少防护,在搭设钢管架、绑扎
钢筋或起重吊装过程中,碰触这些线路造成触电;使用各类电器设备触电;因电线破皮、
老化,又无开关箱等触电。
3.物体打击。人员受到同一垂直作业面的交叉作业中和通道口处坠落物体的打击。
4.机械伤害。主要是垂直运输机械设备、吊装设备、各类桩机等对人的伤害。
5.坍塌。施工中发生的坍塌事故主要是:现浇混凝土梁、板的模板支撑失稳倒塌、
基坑边坡失稳引起土石方坍塌、拆除工程中的坍塌、施工现场的围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