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与法培训-规范护理行为细节防范护患纠纷.ppt

护理与法培训-规范护理行为细节防范护患纠纷.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护理与法培训-规范护理行为细节防范护患纠纷.ppt

规范护理行为细节 防范护患纠纷 医疗纠纷的外部环境 是谁让医护人员从天使变成魔鬼? 南京医院门口出现了“讨钱帮”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70%构成事故 法院架空《条例》,不构成事故仍承担责任 医疗纠纷案件的客观分析 医疗事故和非医疗事故纠纷 无理取闹的情况相对较少 医院的软肋是不严格遵守诊疗常规 护患纠纷的现状 护患纠纷多,发生诉讼的较少 更多的医疗纠纷涉及到医疗和护理两个方面 一旦发生护患纠纷,必定是严重事故 案例一 止血带导致截肢死亡案 病员,女,76岁。诊断慢支气炎并感染,肺心病及肺气肿。入院后由护士甲为其静脉输液。甲在患者右臂肘上3厘米处扎上止血带,当完成静脉穿刺固定钟头后,由于病人的衣袖滑下来将止血带盖住,所以忘记解下止血带。 护士甲要喂奶,交护士乙护理。 案例一 止血带导致截肢死亡案 在输液过程中,病人多次提出“手臂疼及滴速太慢”等,乙认为疼痛是由于四环素刺激静脉所致,并且解释说:“因为病情的原因,静脉点滴的速度不宜过快”。 经过6个小时,输完了500毫升液体,由护士丙取下输液针头,发现局部轻度肿胀,以为是少量液体外渗所致,未予处理。 案例一 止血带导致截肢死亡案 静脉穿刺9个半小时后,因病员局部疼痛而做热敷时,家属才发现止血带还扎着,于是立即解下来并报告护护士乙,乙查看后嘱继续热敷,但并未报告医生。 止血带松解后4个小时,护士乙发现病人右前臂掌侧有2*2厘米水泡两个,误认为是热敷引起的烫伤,仍未报告和处理。 案例一 止血带导致截肢死亡案 又过了6个小时,右前臂高度肿胀,水泡增多而且手背发紫,护士乙才向医生报告。 第三天行右上臂中下1/3截肢术。术后伤口愈合良好。但因病人年老体弱加上中毒感染引起心、肾功能衰竭,于术后一周死亡 案例一思考与教训 案中的护士甲严重违反静脉输液技术操作规程,在完成静脉穿刺之后,未能及时松解止血带,是造成病人肢体坏死及全身中毒感染致死的主要原因。 护士乙由于技术水平和医学知识有限,对于病人在输液过程中出现的“手臂疼、滴速慢”等现象不能正确理解 。 案例一思考与教训 护士乙想到其不正常的疼痛和滴速慢是因血液回流障碍所致,因而也就没有想到去查看一下右上肢有无受压迫之处,致使止血带在穿刺后9个半小时才被发现。 护理员乙发现止血带忘解时间已长达9个半小时,且已出现水泡时,仍未对此事引起注意,未向医生报告此事,使病人又延误10个小时。 护士的法律属性 护士是一种职业,法律意义上的护士,系指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规定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执业证书》并经过注册的护理专业技术人员。 职业性、专业性 如何体现其职业性和专业性? 护士的职责 第二十一条 护士在执业中应当正确执行医嘱,观察病人的身心状态,对病人进行科学的护理。遇紧急情况应及时通知医生并配合抢救,医生不在场时,护士应当采取力所能及的急救措施。 正确执行医嘱的理解 严格按照医嘱执行 对医嘱进行必要的监督 紧急情况下的急救 口头医嘱的正确处理 严格执行医嘱 无医嘱不执行 执行医嘱时要进行“三查七对”:摆药后查;服药、注射、处置前查;服药、注射处置后查。对床号、姓名和服用药的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医院工作制度》 案例二 护士开药致患儿死亡案 病情简介:2岁半男孩,早上7点多钟,因发热38.3度到医院就诊。 护士在没开处方、没有皮试的情况下,让孩子的父母在两种阿奇霉素中选择,孩子的妈妈要了40元的粉针剂阿奇霉素。 在输液快结束的时候,患儿出现全身出现抽搐,神志不清。由于门诊没有急救设备,薛护士只能用人工呼吸的方式对小萌进行急救,同时呼叫120,在救护车上患儿死亡。 案例二 护士开药致患儿死亡案 调查1:护士薛看病、开药、注射,没有医嘱。 调查2:该护士5年没有年检和注册。 专家意见:阿奇霉素可以不做试敏,但并不是所有阿奇霉素都适用于儿童。门冬氨酸阿奇霉素适用于所有人,而乳糖酸阿奇霉素则不适用于儿童,如果注射,可能会引起呼吸道痉挛,甚至死亡。 案例三 两周药物一次注射纠纷案 78岁的骆婆婆患骨质疏松症已多年,经常出现全身和关节疼痛。 医生开了两周的药物,按照时间是两周内四次注射。 值班护士一次注射完毕所有药物,出现疼痛加重。 护士解释:原因是当天只有她一个人值班,忙碌中“没有来得及看处方”,“凭经验”给骆婆婆注射了针剂,注射完毕才发现医生开的是两周分4次打。 案例四 婴儿致死案 患儿男,40天,以轻咳十余天,间断性抽风三天为主诉于一九九零年四月六日下午4:10被收入某医院儿科住院治疗。 患儿入院时被诊断为佝偻病性低钙、上呼吸道感染、药物性皮疹。医嘱除给予抗炎和补充能量的输液外,另给10%葡萄糖7ml加5%氯化钙5ml,缓慢静脉注射。 案例四 婴儿致死案 当日下午7时,儿科值班护士李×拿处方去药房

文档评论(0)

暖洋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