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成功典例(传统文化《弟子规》).doc

亲子教育成功典例(传统文化《弟子规》).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亲子教育成功典例(传统文化《弟子规》).doc

传统文化经典《弟子规》教学 君子务本 教子有本 亲子教育成功典例   目 录 君子务本教子有本 教孝 初识《弟子规》 做《弟子规》 朝起早,夜眠迟 衣食简单 做家务 学校的学习 《弟子规》伴随下的成长 从小学到初中 深入《弟子规》 高中 教子心得 感悟圣心 《弟子规》中的隐恶扬善 与孩子一起成长 坚忍之心 给孩子时间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君子务本教子有本 我比较喜欢孩子,所以大学一毕业就在儿科做医生。我没有过多的奢望,只想默默地做一名真正的好医生。这样接触了许许多多的孩子,便有了一个心愿:希望将来自己的孩子,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能是一个幸福的人。 随着孩子的到来并渐渐长大,怎么样教他,教他些什么才能达到自己的希望,便成为缠绕在心头的最大问题。常常跑书店,翻报刊,虽然这方面的论述不断增多,可很杂乱,不仅难以下手,而且很多似是而非。尤其那些所谓的崇尚自我,充分地发展了孩子自私的欲望。几年后,当家长发现,那么让自己爱恋的孩子,愿意为之献出生命的孩子,开始对自己怒目而视,开始威胁,开始向自己举起拳头的时候,不禁自问:到底怎么了?无限的迷茫,无限的痛苦,无限的困惑便缠绕着身心。 用迷惑带着孩子长大,只能是这里抓一把,那里抓一把,孩子也越来越让自己有种“抓不住”的感觉。他吸收能力很强,出去玩一次,被别人带一带,回家就很难管。他最怕的就是小朋友到我们家玩后或者我们带他到小朋友家玩回来,每次总要狠狠地教训他一番。 放学回家后,大部分时间都在玩,不知道该给他看些什么书。孩子渐渐也调皮了,会打架了,有时也发现他带回家里来不曾有过的东西。看到这些,总要批评他,有时也杖责。每当这时,内心的烦闷、迷茫与忧虑就无法排解。再加上整个社会的变化,学生课业负担越来越重,在校时间越拉越长……孩子一生最重要的时间就学这些吗?有没有让他学了以后一生都可以受用的东西呢?整个那段时间,眼前就像有一层雾,我怎么也看不清面前的路,谁能指点迷津呢?该怎样做,该教孩子些什么呢?我不停地在心底喊着。每当夜深人静时,就会呆望着天空,希望从那闪烁的星光里得到答案。 教孝 苍天不负有心人,就在孩子三年级结束的暑假里得到一张光盘,当时没放心上。后来那是怎样的日子啊,怎么也不会忘记,孩子开启了这张光盘,也开启了我们真正的生命。那时我正在做饭,听到房间里传来讲话声,跑去一看,光盘里一位老者正讲到中国文化。以后才知道他就是释净空老教授。老人家讲:“四大文明古国何以只剩下中国,就是因为孝道。‘孝’,上边是“老”,下边是“子”,就是表示上一代与下一代是一体,永远不分离。上一代还有上一代,过去无始;下一代还有下一代,未来无终,像一个钢筋架构……。在中国没有代沟,代沟是引进词,是近来中国才出现的现象,受传统文化的教育不会有代沟。”老者继续说:“现代学校大多是知识技能的传授,真正的教育是教“做人”,教育的根本是教“孝”,从《弟子规》做起,一定要做。”虽然听到“孝”字我有些别扭,因为我们是喊着口号把她踩在脚下走过来的,谁提起这个字,就好像是从古物堆里爬出来的。但老人家那讲话的神情,那坚定的语气,深刻的道理及毋庸置疑的态度,还是像一道电光劈开了眼前的迷雾。我这叶在大海中久久漂泊的小舟,终于有了方向。   初识《弟子规》  很幸运,从一位长者那里得到了《弟子规》,便急切地打开: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 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 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 ………… 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 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 ………… 字字句句,撞击着我的心。那么的亲切,那么的明朗,活了这么大,竟然不知道世间还有这么好的书,自己一直以来对人生的迷茫全在这里化开了。 想想禁不住悲从心来:这么好的文化,这么好的教训,为什么不流传,为什么不教给我们呢?我们生活得这么苦、这么迷,寻寻觅觅空过了那么多岁月。看着眼前的孩子,一种责任感驱使着我:一定要用《弟子规》好好教他。 “弟子”,不是指小孩,而是指做学生的人。在圣贤人面前,我们都是弟子。所以孩子在家的时间,和他一起学,再也不看电视,不看报纸。我们互相勉励一定要把自己塑造得像《弟子规》上说的那样。初始先熟读,以后逐条对照,读到我们做到点的就很欣慰。尤其孩子,我们常让他穿校服,有的老师同学会取笑他,就有点动摇,当读到“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就更坚定了自己的做法。 孩子很快会背了,这样就越来越熟悉,日常生活做事就按经文去做,“父母呼,应勿缓……”不断督促,慢慢“晨则省,昏则定”也能做到了。 孩子会用《弟子规》判定是非了

文档评论(0)

暖洋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