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南”诗探微
内容摘要:“二南”诗二十五首,或抒无邪情思喻以礼节情;或叙思妇怀人以明夫妇挚而无私;或美女子之德、叙婚姻之事以主家室和顺;或颂妇事宗庙以明妇职内德;或祈子嗣繁盛以显宗族基业;或誉文德武功以教修身治国。“二南”之旨,可谓“经夫妇”、“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这种义旨足以使“二南”诗成为正始之道与王化之基。
关键词:“二南”; 以礼节情; 经夫妇 ;厚人伦;
一.“二南”之“南”浅述
《诗经》作为先秦文学乃至整个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其高度的艺术成就自不言而喻。《诗经》以音乐角度(亦有学者以为当是从内容角度)划分为三:所谓“风”、“雅”、“颂”者是也。风诗之中,周南、召南常被合称为“二南”。《说文》:“南,艸木至南方有枝任也。”许慎此解,以篆书推测“南”字之义,后世遂本此认为《诗经》之“南”有南方、南国、南化之意。郭沫若依据“南”的甲骨文字形在《释南》中说:“由字形象而言,余以为殆钟镈之类之乐器。……钟镈皆南陈,故其字孳乳为东南之南。”于是“南”被一些学者认为最初的意义与音乐有密切关系。由此,风诗中的“二南”之“南”并非地域名,而为音乐名。然宋人疑古惑经,引发了关于南独立于风诗之外的异议。
“二南”之“南”,从现今的文献资料来看,影响重要的主要有“南国说”、“南化说”和“南乐说”三种。“南国说”以“南”指南国,泛指殷商时长江流域的各诸侯国。“南化说”以“南”为南化之意。化,即教化。《毛传·关雎序》云:“南,言化自北而南也。”宋朱熹《诗集传·周南序传》云:“南,南方诸侯之国也。”文王“且使周公为政于国中,而召公宣布于诸侯。于是德化大成于内,而南方诸侯之国、江沱汝汉之间,莫不从化”。“武王崩,子成王诵立,周公相之,制作礼乐,乃采文王之世风化所及民俗之诗,被之筦弦”,以化天下并取法后世。“盖其得之国中者,杂以南国之诗,而谓之周南。……其得之南国者,则直谓之召南。”又曰:“南,言自北而南也。”另说为“南乐说”,即认为“南”为南音,指流传在南方诸国的音乐。《吕氏春秋·音初》:“禹行功,巡省南土,见涂山之女,禹未之遇而巡省南土。涂山之女乃命其妾候禹于涂山之阳,女乃作歌,歌曰:‘候人兮猗’,实始作南音。周公、召公取风焉,以为《周南》、《召南》。”“据此传说, ‘南’音起源于夏初,流行于南土。也就是说,周公、召公取以为《风》的‘二南’之‘南’,本指流行于南方的、以‘南’为主要乐器的音乐。”
《诗经》国风共有十五风,包括“二南”及邶风、墉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等十三国风。依照十三国风皆指各地音乐曲调而言,“二南”亦当指某地之音乐曲调而言,如此,于《诗经》的内容体例上将“二南”归入风诗才更合理。而“二南”之周南、召南的命名与地名有关,从其中的诗篇如《樛木》、《汉广》、《汝坟》、《江有汜》诗中有“南有樛木”、“南有乔木”、“汉有游女”、“汉之广矣”、“江有汜”、“江有渚”、“江有沱”、“遵彼汝坟”等句,可见“二南”确有指南方江沱汝汉之间、各诸侯国之意。而“南音说”有“南”字之甲骨文字源与古代典籍为证,亦不失为一说。或可将二者看做相顺承关系,夏初之际“南”始指南音,后至西周时期,其字义有发展演变,盖与“风”义近,取其本与音乐相关之意,以为地方乐调,或可备一说。关于“二南”之“南”字考证,林东海先生已在他的论文中有详细论述,此不赘述,仅稍作整理以成下文。
二.“二南”之诗义探微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还对伯鱼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由此可以看出孔子对于《诗经》内容的理解和对《诗经》的尊崇。《诗》、礼、乐的教化之用,是涵养性情、以成仁德温良、恭俭儒雅之君子的关键。而其中最基本的就是《诗经》的学习与诗教。《毛诗·关雎序》:“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先王是以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朱熹《诗集传序》云:“……其政虽不足以行于一时,而其教实被于万世,是则诗之所以为教者然也。”学《诗》之始,乃以”二南”之诗开篇,由此,则”二南”诗之教化之义可知。“旧说以”二南”为正风,所以用之闺门乡党邦国而化天下也。”“二南”之诗,有《周南》之《关雎》、《葛覃》、《卷耳》、《樛木》、《螽斯》、《桃夭》、《兔罝》、《芣苢》、《汉广》、《汝坟》、《麟之趾》十一篇;《召南》之《鹊巢》、《采蘩》、《草虫》、《采蘋》、《甘棠》、《行露》、《羔羊》、《殷其靁》、《摽有梅》、《小星》、《江有汜》、《野有死麕》、《何彼襛矣》、《驺虞》十四篇,共二十五篇。此二十五篇之诗义,依愚见大体分类如下:
(一)抒无邪情思喻以礼节情
此类诗包括《关雎》、《汉广》、《摽有梅》、《野有死麕》,此四首诗之意旨,皆中正平和、“思无邪”,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建筑工程危险源识别及预防措施.doc VIP
- 团餐的工作流程.pptx VIP
- 华能汶上西曼克400KWP分布式光伏项目EPC总承包工程技术规范书.pdf VIP
- 二类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制度.docx VIP
- 超高压气井井口除砂器及现场应用.pptx VIP
- 2023年专升本考试:专升本《政治》历年真题汇编(共184题).doc VIP
- 汇川INOVANCE MD290系列通用变频器综合手册.PDF VIP
- 第6课 从小爱科学 第2课时(教学课件)2025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pptx
- 2025年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法律实务)考试题库(含答案).doc VIP
-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培训-适合新人培训.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