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问中医几度秋凉自述文:艾宁著书名:问中医几度秋凉(一个中医世家“叛逆者”的自述)作者:艾宁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年1月文稿提供:华中健(本书责任编辑)书稿整理:阿德民说明:网上目前虽有本书连载全文,但本帖是图书正式书稿的文字版,与网上流行的版本相比,进行过加工、整理及补充。 本帖内容仅为书本上的文字部分,没有图书插图。真实图书上重点加注的内容,也因版式问题没有加入,因此本文与真实图书略有不同。 如果您觉得本书对您很有帮助,希望您购买正版图书,感谢您的支持。连载情况:本书字数221千字,共74节,策划编辑语: 她母亲是一位“拎着三根手指头走天下”、活人无数的民间中医;她女儿正在中医院校读书,同时拜了师傅,是一个有点“另类”的现代中医生;她自认为自己太理性而没有学成中医,学了中文,作过教师,当过律师,在妇联呆过,搞过企业,现在是一名检察官,可以说是这个中医家庭的“叛逆者”。如今她常常为没能将母亲的宝贵经验继承下来,传给女儿、留给社会而愧疚、自责。于是,从2007年4月起她将自己几十年来在这个中医家庭中对中医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以随笔的形式在网上连载,期望能给他人以启示和参考。 正所谓“旁观者清”,她的这种特殊背景和经历,使她能以一个“局外人”的平和心态来真实、客观地进行追忆、描述、议论,少了“当局者”的感情用事、空谈阔论,也没有对立者的误解成见、打骂攻击,完全都是真情实感,加上她丰富的人生阅历和良好的文字功底,整个文本夹叙夹议,细腻生动,自然流畅,读来犹如听一位长者在娓娓讲述那过去的事情,非常轻松惬意,引人入胜。中医的魅力,中医的神奇,中医的传承,中医的尴尬,中医的困境,中医的无奈等等热点命题……都随着她平实、真切的记述一一自然呈现,让你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产生共鸣,引发思索。《问中医几度秋凉》,标题看了几次都不想点开,以为是方舟子之流在跳梁,因为我知道中医正是春寒。? ? 点开看了一节,就欲罢不能了,不得不慢慢品完60多节:如清纯的泉水,涓涓细流,润澈五脏六腑,沐浴身心。既是好文;又是美文;还能清凉解热调和阴阳。? ? 感觉是:上医医命;中医医心;良医医病。上治治理;中治治国;良治治人。无论穷达,善人即是善己。天地人生,难逃阴阳五行制化。《问中医几度秋凉》,真乃情挚思深之文也。其文平实而不失风趣,沉痛而不失通达。其母心怀医术若此,真令人神往矣。有女好学立志若此,亦可以足慰平生矣。观其文而作者其人可知焉。图书目录(01)母亲是个中医(02)母亲就讲“拎着三根手指走天下”(03)母亲教人把早产儿放在贴近肚皮的位置,再用棉裤兜住,跟袋鼠似的(04)可母亲说:中医无“绝活”。她宁可把本事带进棺材,也不传给我(05)从母亲的行医方式上,我不仅看到了她师傅的影子,还隐约看到了那条千百年来中医人走过的道路(06)母亲给一个女人诊过脉后并不开药,只聊天(07)母亲对自己没有十二分把握的病轻易不给治,不把病耽误在自己手里(08)我母亲可真够听话的,就这么让师傅安安静静地饿死了(09)姑娘誓死要嫁他,把个爹妈气得要死,大家暴打了这男人一顿(10)身体健壮的运动员也会突发心脏病猝死,而有心脏病的老太太却可能长寿(11)母亲一脸茫然,她反复自言自语:“这糟粕不是糟粕?”(12)母亲给人治病常往里搭钱搭药(13)母亲治病用药如金(14)这次治病,母亲把压箱底的药都拿了出来,还用了一些“霸气”药,所以效果显著(15)就是这么一个普通的健脾胃的方子就能起死回生,救人一命(16)医生说就和天上掉下块陨石砸到你头上一样(17)西方的生活方式和思维理念给中国女孩身体带来十分不良的影响(18)女儿在考大学填报志愿时只填报了中医院校(19)女儿的师傅诊脉很有意思。他给人摸脉,把在一旁看的我给逗乐了(20)中医就是在过穷日子历史中发展起来的医学(21)人们发现自己拥有的仅仅是幸福的理由,而不是幸福本身(22)她拿起美国人写的书,说要科学育儿(23)即便是在B超上清楚看到肿瘤了,也先不做切割之想(24)师傅说女儿入门快是源于女儿心灵的纯净,没有受到现代科学的污染(25)我认为古人创造中医理论不是什么神奇的事而是生活自然(26)他掌握的样本越多,就越能把握住物候,越能知道这一时的“病”(27)保护我们的外在身体并使我们的身体与之节律一致才是人类的明智做法(28)不能因为西方科学文明开创了现代文明就砍断中国文化这个 “不周山”(29)我到医生办公室说:“你们怎么让病人看门,还让他穿白大褂?”(30)母亲不大惊小怪地对待精神病人的态度影响到我。(31)她最有得抑郁症的条件,事实上,她的病友中就不乏跳楼者(32)母亲诊所中的温情脉脉与医院的冷酷总是不自觉地在我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