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出土酒具看宜宾酒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酒文化包括造酒的文化、饮酒的文化和酒具的文化。美酒离不开装盛它的酒具。
几千年来,酒具是随着中国酒的发展而发展的。酒具是认识古代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窗口。
本文结合宜宾近儿年出土的儿件珍稀酒具谈谈宜宾的酒文化。
一、“五粮液”酒酒瓶700年前的原型—元代磁州窑孔雀绿釉釉下黑花人物纹梅瓶,2001年出土于宜宾县隆兴乡。
孔雀绿釉釉下黑花人物纹梅瓶同时出土的有银制酒壶一把(后文介绍)以及一些土陶冥器类东西。该古墓葬与宋代“三程墓”、明代“尹仲墓”隔越溪河相望,均在越溪河畔,距离宜宾市城区30公里。该地方在宋元明清时期经济文化十分繁荣,嘉庆((fl宾县志》载:“宋三程墓,治西一白二十里,越溪岸上,墓后为蟠龙尔,即蟠龙书院也。明周艾撰有碑文,事详人物志”,“尹仲墓,治北一白二十里,莲塘北岸,三程墓相近,墓前即越溪。有传,入艺文志”。又,一九九一年版煊宾县志》载:“三程系指南宋程公许、公说、公硕兄弟三人,南宋嘉定四年(1211年)三人俱登进士,公许官至龙图阁学士。今三程墓已改作农川,尚有巨碑一座,半埋土中,风蚀无一字可认,疑明代周艾所撰之碑即此”。“尹仲字了求,系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进士,官至河南右布政史,墓尚存’,。宜宾县隆兴乡林石村冠英组莲塘坝至今仍有很多古代建筑遗址(今已辟为县级文物保护地)。古代在成都一荣县一莲塘坝一宜宾的茶马古道上的莲塘坝是水陆码头,越溪河穿坝而过。据嘉庆((fl宾县志》卷四十八(艺文)樊曙作哒溪记》“(越溪)发源于龙泉(山名在简州),入江于虎跳(山名),委蛇曲折将千里,可行舟将五白里,属吾宜(宜宾)则二白五十里”。文中还记载当时的莲塘坝地区“岸阔山低,心眼顿开,歌吟互答,于是居人朝采I、暮饭牛,夜火取鱼、晨增弋鸟。可以艳清风,可以泛明月,三程起蟠龙(宋程公许兄弟三人读书处曰蟠龙书院)、二尹留康乐(明尹仲了长庚长祥俱为名士,董玄宰题其堂曰康乐),高人隐士所盘旋而流连者也”。古代的宜宾越溪河莲塘坝一带颇有世外桃源的味道,可以想象当时的村民、文人雅士把酒临风,举杯邀月,畅饮叙州美酒,其乐融融的和谐景象。
这种元代磁州窑孔雀绿釉釉下黑花人物纹梅瓶仅在广东省博物馆、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法国吉美博物馆等极少数博物馆收藏有此类梅瓶。值得一提的是,“五粮液”最经典的包装“鼓型瓶”与元代“梅瓶”的造型如出一辙,“五粮液”鼓型瓶即沿袭传承元代古梅瓶而来。
二、宜宾古代饮酒的品位一,〔代银制酒具执壶〔2001年出土于宜宾县隆兴乡〕
这只银制酒壶与前文所述的磁州窑孔雀绿釉釉下黑花人物纹梅瓶同一墓葬出土的。执壶,又称“注了”、“注壶”,是从隋代开始出现的酒具,以宋代和元代时期的执壶造型最为优美大气。这只元代银制执壶高33厘米、底径10.?5厘米,壶身主体采用了瓶的型状,如果把盖了、柄(把手)、流“壶嘴”都省略去,它便是一只美丽的花瓶,这只花瓶口小、颈长、腹重、足底高,婉然一只玉壶春式的花瓶,瓶的重心在下部,造型沉稳,其他的附件则是为了使这个美丽的瓶状器物具有壶的作用而加上去的。这只元代银制执壶,线条非常优美,“壶嘴”、“壶把”的弯曲度恰到好处,它的“壶嘴”、“壶把”、“壶流口”的高度均在一个平面上。
三、宜宾的酒趣—明代万历年问景德镇窑青花瓷酒具奇珍“公道杯”
该公道杯2002年出土于宜宾县横江镇石城山丰收村的古墓葬,墓葬的结构为石拱平顶单室墓,俗称“深基”,是明代晚期的墓葬形式。该古墓葬位于横江镇石城山下,距离宜宾市城区30公里,离横江镇500米左右。嘉庆(((}宾县志》载:“石城山治西一白里,山势高峻、环列如城,即古石门道也。”又,古石门道,据僻海》石门道条注释:石门道起自今四川宜宾市经过高县境内的石门山,南抵云南曲靖县,再通往昆明、大理等处,是南效绸之路的咽喉要道。一九九一年版((宾县志》载:“横江镇历为滇东北通叙府(今宜宾市)的水路冲qTT,兵家必争之地。在元代和明代均为横江巡检司驻地,明代至清代已经发展成为商贸大镇,商旅不断,市场繁华。”
公道杯
7.?8厘米、口径8.?8厘米、底径3.?9厘米,为仰钟撇口型,造型秀美典雅古拙,杯底有一漏孔,杯中塑一老人站像,老人双手合抱于胸前,神情秉然,栩栩如生,严然一主持公道之人。杯外壁用苍劲有力的书法写有38字的诗文,从诗文中我们得知,当时这只杯的名字叫“漏其危”“危”者,古代饮酒的器皿也。“漏其危”意为能够泄漏酒的酒杯。诗文的大意是说,酒斟满了就得不到饮用就会漏去,酒斟半杯才能饮用不会漏去,人不能过于的贪婪,否则,将得不偿失。
杯中诊释公道,酒里彰显中庸。知足者酒存,贪心者酒尽。“公道杯”的典故告诉人们,公道是一种社会关系的道德衡量。公道杯,不仅在传统的酒文化中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人文道德衡量,而目_公道杯所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