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民工定居性迁移的意愿分析
续田曾
【专题名称】农业经济研究【专 题 号】F2【复印期号】2010年12期【原文出处】《经济科学》(京)2010年3期第120~128页【英文标题】An Analysis of the Migration with Settlement Will of Peasant Workers: ?? Based on the Beijing Area【作者简介】续田曾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北京 100871 本文通过北京市的农民工样本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民工定居性迁移决策的影响因素。与之前的有关研究不同,我们使用递归二值probit对模型潜在的内生性进行了处理。文章的结果支持了关于迁移的自选择理论。农民工选择是否在城市定居是一个根据教育水平的正向的自我选择过程,但是在个人能力方面,并没有表现出显著的选择效应。另外,我们发现参与社会保险能够使农民工的定居意愿显著提高,而社会资本似乎并不会对农民工的定居意愿造成影响。 【关 键 词】定居意愿/自选择理论/递归二值probit模型EE91M1UU8414761
????随着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的发展,劳动力的流动日益频繁。从20世纪90年代,农民工离乡外出就业平均每年以500万人左右的规模增加,到2008年末全国农民工总量已达到近2亿3千万①。但据马九杰(2003)估计,1990年以来,每年进城务工者只有约20%选择长久居住在城市或居家迁入城市而成为定居性迁移者。白南生、何宇鹏(2002)则计算出1999年,回流劳动力占外出和曾外出劳动力的28.5%。农民工的回流一方面造成城市劳动力市场供给的短缺,例如近年来在我国东南沿海频繁发生的“民工荒”现象;另一方面,农民工的回流可能具有自选择性,更重要的是农民工的回流模式对于农村以及城市发展的影响是不同的。如果回流者主要是由能力较高和受过更多教育的人组成(“正向选择”),通过二次迁移,他们将在城市积累的人力资本及社会资本带回农村,一方面提高了农村的人力资本水平,另一方面还可能伴随着城乡差距的逐渐缩小。而如果回流者是“负向选择”的,那么农村与城市,无论在人力资本水平还是在收入上的差距都将进一步拉大。所以农民工的永久迁移决策关系着中国是否能突破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一、文献综述????国外对于回流现象的解释大多针对于国际间的劳动力流动,目前主要基于本国信贷市场的不完善,人力资本回报率,自我选择等来解释农民工的暂时流动现象。Mesnard(2000)认为劳动力为克服国内信贷市场的不完全造成的流动性约束,会迁移到所在国来积累一定的资本,之后再回到原籍国进行投资。Stark(1996)对于劳动力回流给出了三种解释。第一,他们在所在国并没有找到待遇较高的工作。第二,相对于所在国而言,劳动力在原籍国的人力资本回报率要高。第三,在原籍国的生活成本要低于所在国。通过建立一个生命周期模型,Dustmamn(2001)提出来源地更高的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更高的购买力以及消费偏好是导致回流的主要原因。另一些经济学家利用劳动力的“自选择”来解释跨国劳工的回流(Nakosteen和Zimmer,1980; Borjas, 1987; Chiswick, 1999)。他们认为迁移并不是一个随机的过程,而是劳动者根据自己的能力以及教育水平做出的理性选择,而劳动者的回流加重了这一自选择过程。如果那些迁移的劳动力当初是正向选择的,则回流的劳工则可能是这些迁移的劳工之中能力及教育水平都较低的群体。而如果迁移是一个负选择过程,则回流者的能力以及教育水平都要超过留下来的人。但是关于劳动力的回流模式并没有一个一致的结论。②????在针对中国劳动力回流的研究中,Hare(1999)认为农民工回流的原因并不在于在城市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而是由于来自农村的“拉力”。季节性的农业活动导致了农民工“候鸟”式的流动。Zhao(2002)使用1999年在6省市的调查数据发现农民工回流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从推力方面讲是由于城市劳动力市场分割造成的农民工相对于城市就业者的低人力资本回报率;从拉力来看则是与家人分离所造成的心理成本使得一部分农民工回流。赵艳枝(2006),李强等(2009)都发现家庭式流动可以显著促进农民工的定居意愿。另一些学者则认为社会文化因素是农民工作出迁移决策和融入城市过程中影响更为长久和深层次的决定性因素,户籍制度,城市社会公共福利,子女待遇都会对农民工的定居意愿造成影响(吴兴陆、亓明杰,2005;陈金永,2006)。侯红娅等(2004)则基于收入预期来解释留城意愿,认为年龄越小,文化程度越高的农民对进城务工的收入预期要高过其他农民,因此他们更愿意进城定居。????除了考察农民工的回流模式之外,本文还试图从社会资本、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农民的疾病风险与医疗保障.doc
- 农业工程学报论文写作规范(08.5.4版).doc
- 农业类高校计算机基础公共课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doc
- 农业免税对县乡财政影响.doc
- 农远工程“形式三”下的协作开放式教学课例探求.doc
- 努力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doc
- 女孩拍照姿势大全.doc
- 欧姆表的设计.doc
- 欧派的品牌秘笈.doc
- 排课管理系统的设计.doc
- 2025届衡阳市第八中学高三一诊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湖南省娄底市双峰一中等五校重点中学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天水市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金华市重点中学高三考前热身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北京市石景山区第九中学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江苏扬州市202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江苏省南通市高级中学高考物理五模试卷含解析.doc
- 广东省清远市华侨中学202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辽宁省凤城市2025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考仿真卷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