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悬挑式卸料平台施工方案
PAGE 1
PAGE 12
PAGE 12
目 录
TOC \o 1-3 1.编制依据 3
2.工程概况 3
3.卸料平台布置位置 3
4.卸料平台构造 3
5.卸料平台固定 4
5.1、下支座固定 4
5.2、斜拉支座固定 4
6.悬挑式钢平台设计计算 4
6.1次梁的计算 5
6.2主梁的计算 7
6.3钢丝拉绳的内力计算 10
6.4钢丝拉绳的强度计算 10
6.5钢丝拉绳吊环的强度计算 11
6.6操作平台安全要求 11
7、制作及使用注意事项 12
附图一 卸料平台平面图
附图二 卸料平台侧立面图
附图三 卸料平台螺栓节点图
附图四 卸料平台吊环节点图
1.编制依据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程(JGJ80-91)
2.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绿城·百合公寓Ⅻ标段,位于北京市房山区阎村镇南梨园村。总建筑面积约为56700.44平方米,由87#a、87#b、89#b及91#a四栋单体及23#b地下车库组成,四栋单体均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筏板基础,丙类建筑,设计安全等级为二级,地下室防水等级二级。87#a及87#b为地下二层,地上18层,建筑高度56.4米,建筑面积为40112.12平方米,其中地下一层面积2078.12平方米,地下二层面积1158.18平方米,地上32646.52平方米,地下二层战时为常五级二等人员掩蔽所,人防总建筑面积993平方米;89#b及91#a为地下一层,地上11层,建筑高度32.9米,建筑面积为9801.78平方米,其中地下383.8平方米,地上9034.18平方米。23#b地下车库为地下一层,采用独立基础,地下防水等级为二级,总面积6786.6平方米。本工程±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58.9,地下车库的外墙、底板及顶板为防水混凝土;住宅楼地下室的外墙、底板、侧墙以及人防顶板为防水混凝土墙体,抗渗等级为P6。
3.卸料平台布置位置
卸料平台根据施工层需要利用塔吊就位安装,平面位置分别在:89b#、91a#楼P轴交17-20轴或P轴交6-9轴的外侧;87a#、87b# 楼 a-B轴交a-14轴至a-20、a-A轴交a-49至a-53轴和b-A交b-12至b-16轴、b-B交b-45至b-51轴的外侧。
4.卸料平台构造
参照《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中有关形式进行设置,平台尺寸为5.3m×2.5m=13.25m2,其中:主梁选用[14槽钢,次梁采用[8槽钢,平台板采用5cm木板,斜拉钢丝绳采用6×37+1直径为21.5mm,卸料平台平面布置及侧立面见附图一、附图二。
5.卸料平台固定
5.1、下支座固定
下支座搁置在楼层结构面上,通过钢丝绳与结构梁连接固定。见附图二及附图四。
5.2、斜拉支座固定
为确保安全起见设两道斜拉钢丝绳,一端与平台的拉环连接,与拉环连接用专用的挂钩挂牢。另一端穿过框架梁上预留的爬架穿墙留洞用三个钢丝夹具(型号YT-22)固定牢固形成拉点。见附图一及附图四。
6.悬挑式钢平台设计计算
悬挂式卸料平台的计算参照连续梁的计算进行。
由于卸料平台的悬挑长度和所受荷载都很大,因此必须严格地进行设计和验算。
平台水平钢梁(主梁)的悬挑长度5.30m,悬挑水平钢梁间距(平台宽度)2.50m。
次梁采用[8号槽钢U口水平,主梁采用[14a号槽钢U口水平,次梁间距1.00m。
施工人员等活荷载2.00kN/m2,最大堆放材料荷载1.00kN。
6.1、次梁的计算
次梁选择[8号槽钢U口水平槽钢,间距1.00m,其截面特性为
面积A=10.24cm2,惯性距Ix=101.30cm4,转动惯量Wx=25.30cm3,回转半径ix=3.15cm
截面尺寸 b=43.0mm,h=80.0mm,t=8.0mm
1.荷载计算
(1)面板自重标准值:标准值为0.35kN/m2;
Q1 = 0.35×1.00=0.35kN/m
(2)最大容许均布荷载为2.00kN/m2;
Q2 = 2.00×1.00=2.00kN/m
(3)槽钢自重荷载 Q3=0.08kN/m
经计算得到,静荷载计算值 q = 1.2×(Q1+Q2+Q3) = 1.2×(0.35+2.00+0.08) = 2.92kN/m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计算值 P = 1.4×1.00=1.40kN
2.内力计算
内力按照集中荷载P与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