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川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探讨 》.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利川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探讨 一、利川发展旅游业的大环境分析   利川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所辖的一个县级市,位于鄂西南,东接恩施,南界咸丰,西南与重庆黔江、彭水相邻,由西至北依次与重庆石柱、万州、云阳、奉节交界。清江横贯全境,海拨一般在1000—1300米,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3.4度,其旅游资源丰富,独具特色,发展旅游大有可为。   利川旅游业起步虽晚,但发展势头强劲,利川山水资源奇特,景色雄浑秀丽,历史源远流长,其原始纯朴的自然环境,雄奇独特的自然风貌,与海洋文明及草原文明风格迥异的农耕文明及土家、苗族人文景观,符合现代旅游者求新、求异、求知、求乐的需求趋势,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是武陵山区腹地未来旅游的主要基地。   随着利川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开通,中国旅游战略开发由东部向中西部梯度转移,国家对中西部开发力度的加大,我市可以凭借旅游资源优势和后发优势,成为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新基地。旅游的发展潜力不可低估,旅游业的发展前景十分看好。   我市应紧紧把握住我国大力发展旅游业和旅游生产力向中西部地区战略转移的契机,积极发展旅游业,振兴利川经济,赋予“西部名城”、“龙船调的故乡”新含义。   二、利川旅游资源总体特征与优势   利川处于东部区域与西部区域的过渡地带,自然条件的过渡性、多样性造就了利川自然旅游资源的多样性。中原文化和草原文化的渗透、楚巫文化和巴蜀文化的碰撞、积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浓郁的土家、苗族风情孕育了利川丰富多彩的人文旅游资源,孕育出利川奇特、雄浑、秀丽、浩瀚、神秘、淳朴、古老的多彩旅游资源总体形象。   雄浑的齐岳山草原风光,旖旎的利中盆地地田园景色,古朴的大水井、鱼木寨文化遗存,悠扬的《龙船调》,挺拔的“活化石”水杉王,幽深的腾龙洞,秀丽的清江与浓郁的土家、苗寨风情交融一体,为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展特色旅游活动提供了基础,由此利川可推出西部名城“龙船调的故乡”清江水上游,腾龙洞、毛滩河、水莲洞、玉龙洞、朝阳洞、盘龙洞探险游,苏马荡、甘溪山、福宝山生态游,大水井、鱼木寨访古游,中国传统习俗名镇谋道游,齐岳山避暑休闲游,巴国故地寻踪游等特色旅游。   发展旅游业离不开文化及资源的支撑,利川是世界25首优秀名歌之一《龙船调》的发源地,拥有号称天下第一杉的植物“活化石”水杉王,亚洲溶洞之最腾龙洞,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大水井,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土家第一山寨”鱼木寨,中国南方最大的高山草场齐岳山。利川民居文化、服饰文化、墓葬文化、传统习俗、绝活等独具特色。   三、影响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1、旅游产业意识淡薄   改革开放以来,利川旅游业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但直到现在,年国内旅游人数和创汇仍处于全国的后进状态。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落后的思想观念,阻碍和限制了利川旅游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落后的旅游意识在根本上制约着利川旅游业的发展。   2、资金缺乏   利川旅游开发起步较晚,旅游景点、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滞后,亟需高强度的旅游前期投入资金,但利川目前尚无力拿出较多资金用于旅游开发。由此是众多的旅游资源尚处在“闺中”有待开发,不能形成规模效应。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薄弱,数量少、级别低,交通通讯不畅,不能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据统计,1986年到现在近20年上级和本级对旅游景区建设的直接投入不足1000万元,这点微薄的资金对于利川的旅游开发建设而言,只能是杯水车薪。   3、旅游总体形象不明确,促销力度不够   知名度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但利川至今尚缺乏鲜明的旅游总体形象,宣传力度不够。在全国知名度不高,游客选择旅游目的地很难将其纳入计划。利川的旅游资源与近邻的渝东、湘西相比有较强的互补性,然而利川至今尚未有区别于上述两地的独具特色的旅游形象,目前宣传的总体形象不够鲜明生动,缺乏出游煽动性。   4、缺乏强吸引力的旅游精品   利川虽有丰富的高品位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但目前景点内容单调,尚未形成有强吸引的旅游王牌产品,缺乏撼动性名牌景点和与之相匹配的设施,旅游产品品位低,功能不全,不能给游客以鲜明的旅游形象。利川现有旅游资源大都是静态的、非参与性的景观。   5、旅游专业人才严重短缺   目前利川旅游专业人才缺口较大,旅游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旅游团队经验不足,服务质量不到位,不能适应旅游业大发展的需要。加快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与员工在职培训已成燃眉之急。   6、对以巴文化为底韵的农耕文明缺乏挖掘、收集、整理、宏扬。   四、发展战略   利川旅游业发展战略目标是建设成为中西部独具特色的重要旅游基地,旅游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新兴支柱产业。为此,需要实施以下几大发展战略。   1、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   改变利川旅游后进状态,就要敢于创新,出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9****356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