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5章 数据通信协议.ppt
第5章 数据通信协议 主要内容: 通信协议的基本概念 通信协议的分层 OSI七层结构 TCP/IP分层结构 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协议、X.25建议、PAD相关建议、网络层协议 协议的概念 数据通信网中的协议是网络内使用的“语言”,用来协调网络的运行,以达到互通、互控和互换的目的。 我们把通信双方必须遵守的规则和约定的集合称为协议或规程。 通信协议的三大要素 Syntax(语法)语法规定通信双方“如何讲” Data formats:数据格式 Signal levels:信号电平 Semantics(语义)语义规定通信双方“讲什么” Control information:控制信息 Error handling:差错控制 Timing(定时关系) Speed matching:速度匹配 Sequencing:逻辑顺序 协议的举例 OSI参考模型 各层功能--物理层(Physical Layer) 物理层主要讨论在通信线路上比特流的传输问题。 这一层协议描述传输媒质的电气、机械、功能和过程的特性。 针对有线信道典型的设计问题有:信号的发送电平、码元宽度、线路码型、物理连接器插脚的数量、插脚的功能、物理拓扑结构、物理连接的建立和终止、传输方式等。 针对无线信道通常有:调制解调、收发切换、射频特性、比特码元定义、频率同步、码元同步等 各层功能-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 数据链路层主要讨论在数据链路上帧(Frame)问题。在两个网络实体之间提供数据链路连接的建立、维持和释放管理。 这一层协议的内容包括:帧的格式,帧的类型,比特填充技术,数据链路的建立和终止,信息流量控制,差错检查及差错控制。 这一层协议的目的是保障在相邻的站与节点或节点与节点之间正确地、有次序、有节奏地传输数据帧。 常见的数据链路协议有两类: 面向字符的传输控制规程,如基本型传输控制规程(BSC); 面向比特的传输控制规程,如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HDLC)、ATM、帧中继等。 各层功能-网络层(Network Layer) 网络层主要处理分组在网络中的传输。提供路由和寻址的功能,使两终端系统能够互连且决定最佳路径,并具有一定的拥塞控制和流量控制的能力。 这一层协议的功能是:路由选择、数据交换,网络连接的建立和终止,一个给定的数据链路上网络连接的复用,根据从数据链路层来的错误报告而进行的错误检测和恢复,分组的排序,信息流的控制等。 网络层的典型例子是ITU-T的X. 25建议的第三层标准,另外还有IP、ARP等。 各层功能-运输层(Transport Layer) 运输层是第一个端到端的层次,也就是计算机-计算机的层次 。它是在网络分层架构中的一组方法或者协议,负责将应用数据打包成数据单元(数据片或段),便于在网络和目的主机之间传输。建立一个虚拟的主机对主机的传输媒体。 功能是:把运输层的地址变换为网络层的地址,运输连接的建立和终止,在网络连接上对运输连接进行多路复用,端-端的次序控制,信息流控制,错误的检测和恢复等。 典型的协议:TCP、UDP。 各层功能-会话层(Session Layer) 会话层是指用户与用户的连接,它通过在两台计算机间建立、管理和终止通信来完成对话。会话包括应用之间的请求、响应。 会话层的主要功能:在建立会活时核实双方身份是否有权参加会活;双方在各种选择功能方面(如全双工还是半双工通信)取得一致; 在会话建立以后,需要对进程间的对话进行管理与控制,例如对话过程中某个环节出了故障,会话层在可能条件下必须存这个对话的数据,使不丢失数据,如不能保留,那么终止这个对话,并重新开始。 典型的协议是PPTP( Point-to-Point Tunneling Protocol)和RTCP (Real-time 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 )。 各层功能-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 表示层主要处理应用实体间交换数据的语法,其目的是解决格式和数据表示的差别,从而为应用层提供一个一致的数据格式。 例如文本压缩、数据加密、字符编码的转换,从而使字符、格式等有差异的设备之间相互通信。 典型协议为ASCII (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 各层功能-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应用层与提供网络服务相关,这些服务包括文件传送、打印服务、数据库服务、电子邮件等。应用层提供了一个应用网络通信的接口。 通过网络的OSI模型 -电路交换方式 电路交换呼叫建立阶段交换机下三层要参与呼叫建立过程。 通过网络的OSI模型 -电路交换方式 在数据传输阶段,网络层和链路层已经不介入,因此效率高但可靠性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3G与数字图书馆-曾剑秋.ppt
- 1.4 CDMA2000主要关键技术(一).ppt
- 1南京理工2012培训_无线.ppt
- 2、3G互操作优化专题.doc
- 3G百问资料库.doc
- 13-RG000000 CDMA 1X寻呼信道容量与位置区划分-20040225-A-1.0.ppt
- cdma2000标准(摘要).doc
- CDMA海域优化解决方案1.ppt
- CDMA数字飞地压扩系统_090312.ppt
- CDMA通用知识培训.ppt
- 岸基供电系统 第4部分:工频电源.pdf
- 人教版八下英语Unit 5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rainstorm came_测试卷.docx
- 热带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程 木薯.pdf
- 草原防火阻隔带建设技术规程.pdf
- 渔用气胀救生筏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pdf
- 浙江省杭州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docx
- 重庆市渝北区六校联盟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教学大练兵语文试卷.docx
- 食品安全-花椒籽油 (2).pdf
- 2025年海博思创分析报告:储能集成“小巨人”,国内外业务进展可期.pdf
- 地理标志产品 宽城板栗.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