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0浙江高考真题 24.《论语》对后人的思想有深刻的影响。请引用《论语》中与下面文字意思相仿的一句话,然后分析它们所表达的思想。(4分) “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欧阳修《朋党论》 24.《论语》对后人的思想有深刻的影响。请引用《论语》中与下面文字意思相仿的一句话,然后分析它们所表达的思想。(4分) “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欧阳修《朋党论》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告诉我们,君子追求义,小人追逐利。这种思想反映在欧阳修的《朋党论》中,即君子交友与小人交友的本质区别在于对义与利有不同的价值取向。 解答此题有两个层面,第一是写出《论语》中与之相仿的句子,得1分。除上面答案中已经列举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外,答“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怀德,小人怀土”的,只要是原文皆可。答题与分是:写出原文一分,指出相同1分。分析流畅2分。 考生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与欧阳修《朋党论》所表达的思想基本一致,君子因为道义结识在一起,而小人以利益为目的才相聚在一起,因为君子与小人有不同的利义观,所以他们才会有不同的行为表现。 评析:此答案引用《论语》中的句子正确,且能够把《论语》和《朋党论》串联起来分析,表达通顺,得4分。 2011浙江高考真题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23—24题。(5分)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 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①也,而用②其不得为非也。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什数③;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韩非子》) 【注】①为吾善;自我完善。②用:使。③不什数:不能用十来计算,即不到十个。 23.从上面两段文字中,概括出孔子和韩非子的为政观。(1分) 孔子:_______ 韩非子:_______ 24.对这两种为政观进行简要评析。(4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23—24题。(5分)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 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①也,而用②其不得为非也。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什数③;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韩非子》) 【注】①为吾善;自我完善。②用:使。③不什数:不能用十来计算,即不到十个。 23.从上面两段文字中,概括出孔子和韩非子的为政观。(1分) 孔子:_______ 韩非子:_______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23—24题。(5分)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 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①也,而用②其不得为非也。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什数③;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韩非子》) 【注】①为吾善;自我完善。②用:使。③不什数:不能用十来计算,即不到十个。 24.对这两种为政观进行简要评析。(4分) 2011浙江样卷 阅读甲、乙两则文字,完成23—24题。(7分) 甲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23.(1)有若建议哀公采取的具体措施是什么(1分) (2)结合哀公与有若的对话背景,简要分析有若的观点中所包含的儒家德政思想。(3分)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23.(1)有若建议哀公采取的具体措施是什么(1分) (1)实行减轻赋税的政策。(1分)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23. (2)结合哀公与有若的对话背景,简要分析有若的观点中所包含的儒家德政思想。(3分) (2)年成不好时应减轻赋税,使百姓能够生存,这样才对君主有利。有若的观点体现了儒家在对待君、民关系上,主张重视民生、体恤百姓以巩固统治的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