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立根油滴探究实验报告.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密立根油滴实验的研究 石琦(06A11331)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 211189) 如何判断和控制油滴在测量范围内作匀速直线运动或如何控制油滴使其静止在视场中以及选择合适的油滴较为困难。但这亦是本实验的重点所在。 密立根油滴;平衡测量法;正态分布 The study of Millikan Oil—drop Experiment Shi Qi(06A11331) (Department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Nanjing, 211189) How to judge and control oil droplets in the measurement range more uniformly and in a straight line or how to control the movement of oil drops in the view of the static and choose appropriate oil droplets is difficult. But it is also the key of this experiment. Millikan Oil?drop; balance method measuring; normal distribution 一.引言 杰出的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在1909年至1917年所做的测量微小油滴上带的电荷的工作,即所谓油滴实验。在全世界是享负盛名的,堪称物理实验的典范.Millikan在这一实验工作中花费里近10年的心血,而取得了有重大意义的结果,那就是: (1)证明电荷的不连续性(具有颗粒性),所有电荷都是基本电荷e的整数倍。 (2)测量并得到了基本电荷即为电子电荷,其值为e=1.60′10-19库仑。现公认e是基本电荷,对其值的测量测量精度不断提高,目前给出的最好结果为:e=(10′10-19库仑。 ,石琦,1993年6月18日,男,江苏扬州,本科163.com 正是由于这一实验成就,他荣获了1932年诺贝尔物理奖金。八十多年过去了,物理学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而这个实验又重新站到了实验物理的前列。近年来,根据这一实验的设计思想改进的用磁漂浮的方法测量分数电荷的实验,使古老的实验又焕发青春,也就更说明,Millikan油滴实验是富有巨大生命力的实验。 二.实验原理 按油滴作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两种运动方式分类,油滴法测电子电荷分为动态测量法和平衡测量法。本次采用的方法为平衡测量法。 平衡测量法的出发点是,使油滴在均匀电场中静止在某一位置,或在重力场中作匀速运动。用喷雾器喷入油滴于间距为d的两平行极板间。油在喷射撕裂成油滴时,一般都是带电的。设油滴的质量为m,所带电量为q,两极板间的电压为 ,如图2所示。调节 ,使: (1) 为了测出油滴所带的电量q,除了需测定平衡电压V 和极板间距离d 外,还需要测量油滴的质量m。因m很小,需用如下特殊方法测定:平行极板不加电压时,油滴受重力作用而加速下降,由于空气阻力的作用,下降一段距离达到某一速度 后,阻力 与重力mg平衡,如图 2 所示(空气浮力忽略不计),油滴将匀速下降。此时有: (2) 其中是空气的粘滞系数,是油滴的半径。经过变换及修正,可得斯托克斯定律: (3) 其中b是修正常数, b=6.17×10-6m?cmHg,p为大气压强,单位为厘米汞高。 至于油滴匀速下降的速度,可用下法测出:当两极板间的电压V为零时,设油滴匀速下降的距离为,时间为t ,则 (4)qi,而qi值应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即: (ni为整数1~5) (6) 也可以用作图法求e的值,根据(6)式,e为直线方程的斜率,通过拟合直线,即可求得e值。 三.实验过程 1.调整仪器 将仪器放平稳,调节仪器底部左右两只调平螺丝,使水准泡指示水平,这时平行极板处于水平位置。预热 10分钟,利用预热时间从测量显微镜中观察,如果分划板位置不正,则转动目镜头,将分划板放正,目镜头要插到底。调节接目镜,使分划板刻线清晰。 将油从油雾室旁的喷雾口喷入(喷一次即可),微调测量显微镜的调焦手轮,这时视场中即出现大量清晰的油滴,如夜空繁星。 对 MOD-5C型与 CCD一体化的屏显油滴仪,则从监视器荧光屏上观察油滴的运动。如油滴斜向运动,则可转动显微镜上的圆形

文档评论(0)

word.ppt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