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杆挡墙专项方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编制的依据 1.1工程施工图及业主合同及相关文件: 1.2国家、重庆市颁布的有关环保、水保、文保、土地、质量、文明施工、合同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1.3施工技术(安全技术)规范及技术标准; (1)《工程测量规范》(GB/T50026-93 ) (2)《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 (GB50010-2001) (3)《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1) (4)《工程网络计划技术规范》( JGJ/T121-99 ) (5)《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 ) (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4-2002) (7)《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2-2002) (8)《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 18-2003) (9)《建筑边坡支护技术规范》 (DB50/5018-2001) (10)《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50330-2002) (1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88) (12)《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13)《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使用安全规范》(GB50194-93) 1.4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标准( DBJ50-077-2009) 1.5公司在类似工程施工中的成熟施工技术及施工管理经验; 1.6公司《质量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及有关管理制度; 1.7其它与本工程相关的施工及验收规范。 2、工程概况 重庆化龙桥片区场地(Q4ml)和残坡积土(Q4el+dl),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Q4) ① 杂填土(Q4ml):② 粉质粘土(Q4el+dl):褐色、红褐色,可塑状态,无摇震反应,稍有光泽、较光滑,干强度及韧性中等,残坡积成因。仅分布于场地北西侧的斜坡地段,厚度薄,钻探揭示厚0.30m(ZX49) ~4.20m。 (2) 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m。 ② 砂岩:灰色、局部紫灰色,由石英、长石及少量云母等矿物组成,厚层~巨厚层状构造,细粒结构,钙泥质胶结,多以夹层或透镜体形式分布于泥岩之中。钻探揭露单层最大厚度11.40m。 (3)基岩面及基岩风化带特征 ① 基岩面特征 场地岩层产状254°∠8°,据钻探揭露,用地范围内下伏基岩面坡度与地形变化基本一致,由南向北倾;场地中部及南侧基岩面坡度较缓,一般<5°;场地北西侧斜坡段基岩面由南东向北西倾,基岩面坡角一般达20~30°不等。 ② 基岩风化带特征 强风化带:岩芯呈碎块状及少量柱状,风化裂隙较发育,质软,手可折断,岩质极软,钻探揭示厚度0.30m(ZX31、ZX34、ZX77)~4.40m。 ⑵中等风化带:岩质较新鲜,岩质较硬,钻孔岩芯较完整,多呈短柱状、长柱状,裂隙不发育,钻孔揭露最大厚度38.30m。 (1)地表水 场地位处嘉陵江南岸的丘陵斜坡地带,地形条件有利于大气降水及地表水的自然排泄,场地内未见地表水体。 嘉陵江距本场地较远,据查阅相关资料,嘉陵江冬季枯水位155~160m左右,历史最高洪水位197.70m(1870年7月18日)。根据2005年10月“嘉滨路延伸段(牛角沱~滴水岩)综合整治工程方案设计”文件结合三峡工程30年的防洪资料综合确定,嘉陵江化龙桥断面常年洪水位187.63m,20年一遇的洪水位约190.13m。根据重庆市水利局《重庆主城区防洪规划(2004~2020)》资料,50年一遇嘉陵江牛角沱洪水位192.43m,百年一遇洪水位194.23米。本场地地面最低高程为208.00m,因此,嘉陵江水对本场地无影响。 (2)地下水 根据场地地质条件可知,场地中的杂填土中存在一定的潜水及孔隙水。基岩中存在基岩裂隙水。 (3)地层的富水性及导水性: 场地南高北低,地形条件有利于水体的自然排泄,场地覆盖层为杂填土,透水性好,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后形成潜水或孔隙水,水量随季节变化,场地内杂填土多为近期建筑拆迁堆填,松散、孔隙较大,透水性虽好,但赋水性较差;场地基岩多为泥岩,泥岩裂隙不发育,砂岩属弱透水层,该层中存在基岩裂隙水,该类地下水接受大气降水补给,沿裂隙通道以纵向运动为主,向本区最低的侵蚀基面嘉陵江排泄。场地中砂岩多为夹层,厚度较薄,因此,场地基岩中的地下水较贫乏。 总的来说,受地形及地质条件限制,场地内地下水以填土层中的潜水或孔隙水为主,基岩中地下水较贫乏。 2、地下水的补给、迳流及排泄条件 场地中的地下水以填土层中的潜水或孔隙水为主,接受大气降水与地表积水的补给,水量与季节有关,填土层中的地下水在重力作用下沿基岩面向地势较低的东侧嘉陵江排泄,因此,场地内的地形及地质条件对地下水排泄有利,地下水的补、排条件较好,赋水性差。 场地北西侧拟建1~2号楼

文档评论(0)

书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