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产建设兵团垦荒西藏的艰难岁月
从1966年4月5日开始,2000多名援藏将士分3批奔赴西藏易贡。从新疆乌鲁木齐到青海西宁的2000多公里路上,援藏将士乘坐的是火车;在青藏公路2100多公里的崇山峻岭间,将士们在卡车的摇摇晃晃中闯过了昆仑山口、五道梁、唐古拉山。恶劣的天气、难走的山路、剧烈的高原反应,雪域高原用自然赋予的恶劣条件一次次地考验着将士们的信念和斗志,在鲜花和绿草铺就的山路上,雨雪风霜总会突然降临,险象环生的“天路”上,将士们却总能一次次顺利闯关
1966年4月5日,第一批援藏人员从新疆奎屯出发,由西藏易贡农垦团团长胡晋生带队,其中有90位干部,470名工人。他们在新疆乌鲁木齐乘火车到达青海西宁后,便开始沿着青藏线进入西藏,4月30日终于踏上了西藏神圣的土地——拉萨。同年9月,原农七师副师长王隆带领第二批援藏将士沿着青藏线进入西藏。一周后,来自农二师的第三批援藏将士进入西藏。 “闷罐车”“歌声唱起来,气氛就活跃了”
20世纪60年代的火车开得很慢,从乌鲁木齐到兰州,从兰州到西宁,一路上,带队领导不能不考虑援藏将士的吃饭问题。火车停下来就是开饭的信号,大家下车吃饭,顺便上厕所,时间就在火车的停停走走间慢慢逝去。西藏易贡农垦团四连的原班长王云是这拨人中的一位。王云老人退休前在新疆石河子下野地的检察院上班,目前住在石河子市25小区。王云说,他们当时乘坐的火车像极了闷罐车,车内光线不好,从兰州到西宁的途中,战士们的情绪有些低落,带队领导让识谱的他教大家唱歌, “歌一唱起来,气氛就活跃了,我们一路上都唱着歌”。
“到了!到了!我们到兰州了。”不知谁喊了一声,满载第一批援藏将士的列车徐徐驶入了兰州站,这是1966年4月7日。不过,没有人下车,几分钟后,火车又朝西南方向开去。又在车厢里闷了一天多,首批援藏的新疆兵团人终于在4月8日下午到达了西宁。援藏队伍还没下火车,就听到车窗外一阵阵敲锣打鼓的声音,站内一幅幅标语更让大伙儿激动。现住在农七师一二三团五连 (原易贡农垦团九连工人)的程木林记得标语上面写着: “欢迎战友们到西藏参加建设”、 “祝战友们平安”、 “一路顺风”……那天,大家吃完晚饭痛痛快快地洗了一次脸,洗了一次脚。当晚的夜色很迷人,白天还异常瓦蓝的天空在夜幕降临的时候被满天的繁星所取代。对新环境的好奇并没有胜过旅途的劳顿,大家都很快进入了梦乡。 “我们在西宁休整了5天,一是为进藏做准备,二是等车。”70多岁的白莲塘老人梳理着记忆。1966年的时候,白莲塘只有30岁,他的妻子刁玉荣27岁,夫妻俩进藏时带着两个孩子。刁玉荣17岁的妹妹刁玉枝也吵着跟着姐姐、姐夫来到了西藏。现在,白莲塘老人住在新疆石河子总场北泉花园,他退休前是石河子总场一分场的教导员。初上 “天路”藏羚羊、牦牛让人新奇至极
从西宁出发的时间是1966年4月13日中午,当天的空气格外清新。天空刚泛鱼肚白的时候,40多辆载着援藏队伍的卡车便出发了,每辆车上都有20多个人,他们的第一个目的地是青海格尔木。4月18日,车到了格尔木。白天赶路,晚上住兵站,坐了几天卡车,每个人身上都落了厚厚的一层黄土,个个灰头土脸。好在沿途看到藏羚羊、牦牛、骆驼、狼等动物让大家感到新奇至极,暂时忘却了途中的辛劳。到了格尔木,也就到了真正意义上的进藏起点。
海拔2800米的格尔木,对没有到过高原的人来说确实是个很美丽的地方。 “格尔木那时候还算不上城市,没几盏路灯。”援藏战士衡宗凤回忆说。要过昆仑山的那天,天蒙蒙亮的时候,兵站里响起了哨子声、汽车声、女家属喊叫孩子的声音。车队继续浩浩荡荡地出发了,没走出多远,有人提醒大家看雪山。事实上,援藏队伍已经到 “世界屋脊”的边缘了,海拔在3000米以上,他们所说的雪山其实是长年积雪不化、绵延千里的昆仑山。卡车在高高低低的石子路上颠簸着,援藏战士第一次感到了高原紫外线的强烈。海拔越来越高,出现高原反应的人也开始越来越多。太阳火辣辣白嫩的川妹子变成了 “黑张飞”
唐玉坤是个地道的四川妹子,长得很水灵,大眼睛,皮肤又白又嫩。虽然现在60多岁了,但皮肤依然很白净,依稀可见她年轻时的娃娃脸。随着首批援藏队伍进藏的时候,唐玉坤还不到20岁,身高1.5米的她才重35公斤。第一拨援藏的农垦人员中,女兵特别少,唐玉坤坐的那辆卡车上只有三四名女兵。每天早晨车队一出发,男兵们用不同的方言唱歌、聊天、讲故事,有说有笑。然而在这一路上,火辣辣的太阳硬是将唐玉坤晒成了 “黑张飞”, “我那时候被晒得太难看了,脸上长了好多红疙瘩,脸上还脱皮,又疼又痒”。因为身体不好,她的高原反应比别人厉害,一路上得到不少人的关心和照顾。中午的时候,阳光从头顶直射下来,车上的人根本不敢抬头,大都眯着眼,默不作声。原农七师一二三团民兵连 (现居住在西藏林芝地区波密县)的柳华标说,青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临床颈椎间盘突出患者护理查房.docx VIP
- 司法考试经验.docx VIP
- 司法考试司法考试复习经验(各科).pdf VIP
- 2020年强基计划试题汇总.docx VIP
- 司法考试备考经验.pdf VIP
- 2025江苏苏州张家港市长江保坍实业有限公司招聘1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江苏苏州张家港市长江保坍实业有限公司招聘1人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江苏苏州张家港市长江保坍实业有限公司招聘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10卷合集).docx VIP
- 2025江苏苏州张家港市长江保坍实业有限公司招聘1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江苏苏州张家港市长江保坍实业有限公司招聘1人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